第48章 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3/4頁)

他甚至讓表現良好的普通戰俘去管理那些表現不好的降將,甚至讓普通戰俘懲罰那些表現不好的降將。

陳標道:“對於普通兵卒而言,他們無所謂投靠誰。誰能讓他們吃飽肚子,他們就跟著誰,想要背叛的都是降將。而普通兵卒只是習慣性地跟著自己的將領走。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將領背叛了,他們留下來也可能被殺。”

“常將軍這一舉措,就將普通俘虜和降將的利益關系斬斷。降將從此之後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他手下的兵卒。”

“常將軍先瓦解降將在兵卒那裏的威嚴,然後給兵卒樹立起他們在朱家軍這裏地位都一樣,都是俘虜,誰表現好就能先出人頭地的印象。那麽對於普通兵卒而言,降將甚至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陳標讓人換了一張彩色圖片。

“普通兵卒幾乎沒有能力做太多惡,所以其實贖身所需要工分很少。所以對他們而言,最差也就是幹一兩年活,就分得田地,獲得戶籍,從此可以安安穩穩的種地生活。”

圖片上是一群人在開開心心耕地,對著豐收的糧食堆歡呼。

“常將軍還給他們設置了許多考試。種田種得好、會打造和修補工具、能讀書識字……這些人得到足夠工分後,還會得到更多的獎勵,讓他們的生活更好。如果他們有意參軍,也能在用工分贖身後,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加入朱家軍。”

陳標又放了一張圖片上去。

有的兵卒在指導別人種田;有的兵卒在幫人打造農具;有的兵卒換上了文人的長衫,手捧書本,下方坐著一群抓耳撓腮的學生;還有的兵卒換上了紅色的戰袍,滿臉笑容地跑向朱家軍。

“咱們朱家軍的基本盤是什麽?是井田制,是老百姓。那麽要怎麽把老百姓轉化成我們的硬實力,常將軍的做法很有啟發。”

陳標心中十分感慨。

常遇春現在做的事,他自己能想到更好的。但陳標是運用歷史中已經有的實例,常遇春卻是自己想出來的。

陳標有時候十分驚訝,他明明沒做什麽,但這個世界總會發生他意想不到的改變。

總不能他的出生,本身就掀起了鋼鐵巨翅,讓這一段歷史悄悄改變吧?

沒這麽邪門的事。

他只能想,這大概只是一個平行世界。平行世界發生的事和他從書本上看到的歷史不同,或許理所當然?

反正肯定和他沒關系。

陳標上課,用的教材是色彩艷麗的連環畫,說的話是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的大白話,小學生們瞪大眼睛看著連環畫,一個個聚精會神,仿佛陳標不是上課,而是在給他們講好聽的故事。

事實上常遇春做的這些事,如果一一說出來,也算是有趣的故事了。

常遇春在衢州初步實踐了自己的預想後,在池州進行了進一步擴充。

他這次把在揚州發光發熱的戲曲團隊找了過來,給陳友諒的兵卒們演了好幾處徐壽輝對陳友諒掏心掏肺,陳友諒卻背叛舊主的戲曲。

在戲曲中,陳友諒自己睡的是黃金床,兵卒們卻連吃飽肚子都難,處處體現陳友諒的殘暴不仁。

跟著這樣的主公,你們有什麽未來可言?

陳友諒會分給你們田地嗎?陳友諒會下令將領們不準侮辱你們的家眷嗎?陳友諒的夫人會像咱們的秀英夫人一樣關心你們,親自帶著女眷們為你們縫制戰袍嗎?

我們朱家軍的人走到路上一報名號,就有老百姓哭著喊著簞食壺漿迎王師。

你們呢?走到哪都是人人喊打吧?

以前咱們沒得選,沒吃沒穿快要餓死凍死,只能給人賣命。

現在有得選,你們不想當個被人誇贊的好人嗎?

常遇春還把自己的經歷拿出來激勵將士們。

我以前是個打家劫舍的土匪,現在是衢州人的“青天常老爺”,是“懲惡揚善常元帥”,已經被衢州人繪制成門神貼到了門上保平安。

你們好歹還只是給陳友諒當兵,不像我當了土匪,起點比我高。

其實常遇春沒說過這句話,但是陳標為他編了一句經典台詞:“常將軍說,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當一個好人,你們呢?”

小學生們:“嗚嗚嗚!常將軍!常茂,你爹真好!”

才五歲的常茂傻乎乎歪頭。雖然不太懂,但是他們都在誇我爹呢!

我爹真好!太給你兒子賺面子了!

別說小學生們被“現在想要當一個好人”的常將軍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圍觀旁聽,想看看陳小先生是不是真能教懂這群小孩子國策的教職員工們也一個個抹眼淚。

他們明白陳小先生的用意了。

常將軍這些舉措,和《三字經》《千字文》中那些小故事有區別嗎?沒區別。這關鍵不是讓孩子們聽懂常將軍做的這些舉措有什麽深刻含義,而是讓孩子們懂得常將軍的一片仁義向善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