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同的主公和謀士(第3/5頁)

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堅持,究竟要失望多少次才會心涼。

施耳的府邸先到。當馬車快停下時,陳基突然開口道:“施公,你的內心真的如嘴上一樣,認為朱元璋不足為懼嗎?”

施耳沉默不語。

馬車停穩,施耳撩開簾子,用低不可聞的聲音道:“若在此戰中,陳友諒能消耗他大部分力量,我當立刻勸諫主公攻打朱元璋。”

馬車再次行駛,陳基仰頭看著馬車車廂頂部,恍惚半晌,苦笑。

……

“張士誠雖兵多地廣,但如賣橘奸販的柑橘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麾下大將已經漸漸驕縱,耽於享樂。據聞張士誠令他們打仗,他們都要索要大量錢財才肯出兵。”

“張士誠好詩詞歌賦,重用為他歌功頌德、辭藻華麗的文人,導致原本謀士與他漸漸離心。”

“不過張士誠有幾個謀士還是很厲害,比如宋景濂的師弟陳基。但正因為這幾個謀士厲害,所以他們一定阻止張士誠支持陳友諒。”

“以陳友諒奸詐,主公若被滅,陳友諒的大軍恐怕會直接順江而下,直取浙西!”

劉基對著地圖侃侃而談,朱元璋不住點頭。

宋濂對行軍打仗不太擅長,不過他了解他師弟陳基:“以敬初之智,不會看不出張士誠支持陳友諒是自取滅亡。”

王袆笑著拱手道:“主公,袆願意為使臣,遊說張士誠按兵不動。”

朱元璋擺擺手,道:“我已經派楊憲去了。楊憲是張士誠老熟人,被張士誠抓了放放了抓好幾次,他去遊說,張士誠才不會起疑。”

王袆的笑容立刻垮了,他埋怨道:“主公,你什麽時候給我一個機會?”

朱元璋納悶道:“子充,我平時可沒虧待過你!出使不是什麽好差事,一不小心就會掉人頭。你要這個機會幹什麽?”

王袆眼中閃爍著光芒,道:“屬下讀史書時,最向往漢唐使臣,願踐行先人道路!”

朱元璋咂舌:“別別別,我兒……我聽人說,漢唐使臣,特別是漢時的使臣,個個都特別奇葩,使勁作死,以自己的死成為漢朝出兵滅國的借口。子充你學他們幹什麽?”

王袆不滿道:“主公,請尊稱他們為視死如歸的真壯士!”

李善長正在努力吸取謀士經驗,聽到朱元璋和王袆胡扯起來,趕緊打斷:“幹正事呢!別閑聊!”

朱元璋和王袆異口同聲:“哦,好。”

宋濂扶額。他師弟怎麽變憨了?是因為替主公代筆給標兒寫信,和主公私下接觸太多的緣故嗎?!

劉基幹咳一聲,道:“主公已經派人去遊說了?”

朱元璋點頭:“陳友諒去年十二月自稱為漢王時,我已經派楊憲去了。他帶的金銀已經撒完,不日就該回來了。”

劉基十分滿意:“主公英明!”

難得被劉基誇一句,朱元璋居然有點不好意思。他撓撓頭,道:“我就打仗上特別有天賦,嘿嘿。”

劉基剛揚起的嘴角立刻耷拉下來了。

他剛想著主公在打仗的時候挺有主公模樣,這一聲“嘿嘿”就差點讓他破了功。

劉基深呼吸了一下,壓下對朱元璋的不滿,道:“我們也不能完全指望張士誠不出兵。主公應該派兵截斷陳友諒和張士誠可能聯合的通道。”

朱元璋細思了一會兒,指著地圖道:“廣信府如何?”

劉基湊上前,仔細在地圖前比劃,道:“可!”

朱元璋道:“胡大海,明日出發,直取廣信府。”

胡大海道:“是!”

劉基雖剛加入朱元璋麾下,但朱元璋信任他,朱元璋的下屬們非常信任朱元璋,朱元璋信任誰,他們就信任誰,並無資歷偏見。

何況,朱元璋麾下終於有了正經謀士,不是將領們自己憑靠天賦和直覺打仗,他們感覺還蠻新鮮的。

朱元璋更滿意。

終於有人跟上自己的思路了。不像李先生,後勤一把好手,但一旦用兵多過三路,李先生的腦子就會打結。

術業有專攻啊,劉基雖然招人厭惡,但當謀士還算合格。

劉基定下了大方向,章溢、葉琛才開始出謀獻策。

劉基擅長謀劃大勢,他們二人擅長具體戰役推演和謀算。

朱元璋猶豫了一下,咬牙派出葉琛,讓葉琛跟隨胡大海,隨軍獻策。

攻占廣信府事關重大,若張士誠腦子出問題非要聯合陳友諒攻打應天,廣信府是否在朱元璋手中,幾乎就關系應天存亡。即使朱元璋擔心陣前刀槍無眼,傷了他為數不多的重要文人下屬,也把葉琛的雙手珍重無比地交到了胡大海手中。

胡大海腦袋一抽,道:“大帥,你這個動作有點像老父親嫁閨女。”

朱元璋罵道:“你他媽想挨軍棍是不是?!快和景淵道歉!”

葉琛卻毫不在意地笑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胡將軍,我這新婦得用不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