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元璋準親家叛逃(第4/6頁)

陳標氣得卷起書使勁抽打他爹。

你才抽筋!你才中風!我不就提起一邊嘴角不屑地笑了一下!什麽叫抽筋中風啊!

當大夫被守在門口的下人急匆匆叫來時,只看到朱元璋跪坐在床上,和站得筆直的兒子“哼哼哈嘿”以掌對拳打得有來有回。

大夫抹了一下額頭上跑出來的汗珠,疑惑道:“誰生病了?”

朱元璋和陳標互相指著對方:“他有病!”

大夫:“……”我看你們兩個腦子都有病!

最終,大夫給兩人都號了脈,非常小心眼地給兩人開了很苦的消暑藥。

陳標把喝苦藥的賬記在了他爹頭上,在“父慈子孝”的小本本上又記了一筆。

在陳標的殷切期盼下,江南士紳們終於看懂了“朱氏特色井田制”,開始反擊了。

只是讓陳標沒想到的是,最先吹響的號角不是文人們寫的憐憫服徭役的婦人們的詩詞,而是從青樓名妓那悲戚的小調開始。

即使在亂世中,也有紙醉金迷的秦樓楚館,也有滿頭珠翠的名妓與高風亮節的名士惺惺相惜,傳唱千古浪漫佳話。

應天以前的秦淮河畔也是這麽個地方。但朱元璋占領應天後,因為不解風情再加上怕教壞早熟的陳標,把應天的青樓都關了,老鴇們都砍了。

陳家在應天開著戲樓,偶爾會上演上幾曲歌舞,但都不做那等滅絕人性的勾當——陳標即使沒有救國濟民之心,只想讓自己小家過得好,可也沒有折磨人的愛好。他就是個三觀正常的普通人而已。

朱元璋這個大老粗,第一次看到了名妓們的力量。

妓子地位非常低,連分田都沒有她們的份,徭役也攤不到她們身上。但她們琵琶一彈,眼淚一撒,唱起那因為徭役而淒淒慘慘戚戚的貧苦婦女們,文人騷客們都轟動了,仿佛這群美麗的女子都是因為被朱元璋分了田地,不堪種田之苦徭役壓迫才被迫進入青樓似的。

這些名妓就和古代的明星一樣。老百姓們可能不太懂文人們的詩詞,但一定會唱幾句名妓們的歌,哪怕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於是朱元璋的名聲,在揚州之外立刻臭不可聞。

這時候,身在內宅的才女們也發聲了。

一時間,不知道從哪湧出那麽多女夫子,女儒生,個個都飽讀詩書,能詩能文。

一月之內,以女子名義刊印的詩文書籍,恐怕抵得過整個元朝的總和了。

朱元璋不準女子裹小腳,也被說成是朱元璋為了強迫女子勞動,想要把女子累死。

孟姜女哭長城的戲文也被改了,變成孟姜女被秦始皇那個暴君強征去修長城而哭倒了長城。

夫妻離別,父女離別,母子離別,朱元璋造成了多少人間慘劇。

這一刻,萬女齊哭,連朱元璋在應天的下屬們都動搖了。

陳文正最先遭殃。

他本來和朱元璋麾下一員大將謝再興之女定下了口頭上的親事,現在謝再興居然反悔,舉家投奔張士誠。

陳文正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本就該完婚,現在到手的新婦飛走了。

他除了早年挨餓,哪受過這樣大的打擊?居然病倒了。

陳文正因為親事告吹而病倒就罷了,謝再興成了朱元璋麾下第一個背叛的大將,在朱元璋心上狠狠剜了一刀。

本來因為兒子的治愈脾氣逐漸溫和的朱元璋,心中戾氣再次爆發。

他仿佛回到了剛剛差點被郭子興餓死的時候,看誰都帶著懷疑,如同驚弓之鳥,誰也不敢信任。

朱元璋歃血為誓,要將謝再興一家親手千刀萬剮,一個活口都不留。

謝再興的叛逃,給朱元璋剛穩固的勢力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今年年初,胡大海、謝再興攻克婺州,朱元璋信任謝再興,讓謝再興鎮守婺州,改婺州為寧越府。

寧越府與張士誠地盤接壤。謝再興投降獻城,幸得手下士兵嘩變,拖延時間胡大海回軍,將寧越府搶了回來,沒讓朱元璋本就不多的領地丟掉半壁。

但朱元璋在寧越府傾注了許多心血,好不容易讓寧越府有了些許人氣,被這場戰火中消失殆盡。

寧越府剛修好的城墻又變成斷垣殘壁,讓本就不富裕的朱元璋領地雪上加霜。許多原本支持朱元璋實行井田制的將領,因為謝再興的投敵,心中也產生了動搖。

謝再興可是要和朱元帥的義子、錢袋子陳將軍的侄子結親的人!他都投敵了,這個井田制,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啊?

李善長一天一封信催朱元璋趕緊回應天坐鎮,他擔心應天府大本營會出事。

“井田制讓徐達帶著標兒去搞!大帥你給我趕緊回來!”

朱元璋看到“標兒”兩個字後,眼中的赤紅稍稍消退了一絲。

最近他吃住都在大帥府,借口朱大帥日夜與心腹召開會議商量對策,沒有回陳家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