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4/6頁)

她能想開,衛孟喜卻有點想不開,龍國美術學院那麽多,難道除了央美就不能去國美嗎?雖然現在清美還不存在,京城工藝美術學院還沒並入青樺大學,但省外的優秀美院也不少啊!

這孩子就是一根筋,去不了最好的,那就陪在父母身邊。

老陸在電話裏表示不反對老閨女的一切決定,並且安慰妻子不用太操心,家裏的事他也會留心,她想在國外待多久就多久。

這就是家庭成員們給的底氣吧,衛孟喜通過父親的事其實也想通了,恣意瀟灑是過八十年,小心謹慎戰戰兢兢也是過八十年,那既然都是八十年,為什麽不選擇一個更喜歡的方式呢?

她馬上四十歲,人生就要過完一半了,能找到衛衡最好,但要真找不到,她就當出來遊歷一趟,擴展一下自己的事業版圖,又有什麽不好的呢?

於是,接下來兩個月,衛孟喜也不著急了,她和舅舅開著車子去各個城市的華人區轉悠,加上兩個私家偵探幫忙,還又上了一次電視,花錢買了個尋人廣告,開始他們的淡定尋人之旅。

而事情就是這樣,你越是著急越是找不到,越是淡定這機會就自己找上門來了。

1995年12月底的最後兩天,在一場大雪裏,他們公寓的電話響了起來。

衛孟喜正在廚房包餃子,舅舅正在沙發上看著無聊的電視節目,眼睛半睜半閉,似乎是睡著了。

她剛想出去接,電話已經被孟金堂接起來。這段時間,他們都跟著亞當和當地人學會了一點簡單的意大利語,甚至因為常去北方城市的緣故,還學會了幾句簡單的法語。

孟金堂用意大利語說了一句“你好”,對方愣了愣:“請問是孟先生嗎?”

居然說的是中文,但他也見慣不怪了,自從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報紙廣告打出去以後,為了懸賞獎金聯系他們的人不少,還以華人居多,可惜提供的線索裏,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無用的,他們至今沒有任何進展。

“你好,我們這裏是那不勒斯的一個華人救濟組織,我們最近發現的一個流浪漢很像你們要找的人,你們需要的話……”

話未說完,孟金堂就禮貌的打斷,“謝謝,我們不需要。”並掛了電話。

這不是胡鬧嘛,老友雖然不是經商天才,但從小在大家族裏長大,見過那麽多市面,又接觸過那麽多人,怎麽可能是個流浪漢!更何況還是那不勒斯那麽南方的城市,衛衡既然留了信要來維羅納,那就一定會是維羅納,一南一北差距太遠,壓根不是衛衡的行事風格。

這些所謂的什麽救助會,說不定又是什麽騙錢的組織,他以前在美國就見過不少,掛羊頭賣狗肉。

“舅舅,電話裏說啥呢?”衛孟喜的技能是單手包餃子,幾下就包好一個,都是以前自己開小飯館的還是練出來的。

那時候啊,孩子們小,一天的衣食住行就夠她忙的,工人們也很照顧她的生意,每天光賣餃子就能有十幾塊收入,可讓別的小飯館們羨慕壞了。

聽孟金堂把騙錢的事一說,她也覺得這夥人真是沒意思,“要騙錢也該編得像樣點啊,用個流浪漢就想騙咱們,真當咱們人傻錢多。”

他們這一趟出來,可沒少花錢,機票食宿這些也就罷了,就是普通的消費水平也與國際接軌,在國內的話他們一月工資還不夠在這裏生活一個星期。也就是她和舅舅現在家底厚實,不怕花錢,不然一般人誰耐得住啊。

也難怪,一直有人想要出來,單這個工資水平就夠大家夥羨慕的,誰不是想著出來掙個四五年,回去就能當富豪了呢?

出國務工,這又何嘗不是一條出路?

可惜,現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是只要能幹苦力活就會接收的,還得要有點技能的,譬如全單位中層以上技術人員一起出國來打工的,這種就比較有保障一點,要是自己來的,很有可能錢賺不到還淪為黑工。

任何時代,都不缺坑同胞的龍國人。

衛孟喜冷哼一聲,“他們要再打來,咱們就報警。”

孟金堂點點頭,餃子很快下鍋,白胖胖的形狀漂亮得像耳朵的餃子就飄起來,“開飯開飯。”

衛孟喜給一人撈了滿滿一大盤,又調了兩個蘸料,舅舅喜歡吃蒜泥醋的,她則喜歡加點辣椒油香蔥香菜這些,幸好在華人超市都能買到。

餡兒是豬肉白菜的,飽滿的汁水一咬一大口,簡直能把人香得不行,孟金堂吃了一口就豎大拇指,表示小喜真厲害,這餃子皮擀得好,餡兒也調得好。

衛孟喜高興,一個餃子一口湯,熱乎乎的,窗外還在下雪,這屋子裏的暖氣開得足足的,也倒是不冷。

“舅舅,餐館的位置我找到三個,羅馬兩個,米蘭一個,哪天有空咱們順道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