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6頁)

等真到了餐館,她才發現,餐廳位置很好,上下兩層,上面那層還是個露台,放著幾頂遮陽傘,種著一些漂亮的綠植,視野相當不錯,餐廳面積也很大,一應水電設備都很齊全,客觀來說比國內的先進多了。

廚房裏米面糧油齊全,孟金堂不會做飯,衛孟喜就自己拿點小麥面揉一下,手擀面條,打倆雞蛋炒個洋柿子就是一碗酸甜可口的臊子,都不需要肉,燙一點青菜,就是一碗鮮香的西紅柿雞蛋面。

不過,還是缺少靈魂——豬油。

這家餐館用的油基本是植物油,即使有少量動物油脂,也是馬油牛油,腥味重也就算了,關鍵衛孟喜還覺得缺少豬油那股香甜味。

她一面嗦面條一面感慨,“要是我來開這餐廳,第一件事就是先熬上幾十斤豬油渣,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油扔出去。”

孟金堂難得見她有興致聊閑,也接嘴道:“行啊,那你有沒有想過來這邊開中餐館?把你們衛家菜發揚一下?”

衛孟喜一愣,她上輩子是想過的,她想要把業務做到國外去,為此還專門學過一點外語,但後來沒成行。

“到時候看吧,最近幾年我還是想先把煤礦和水廠的事當重點,先等這兩塊步上正軌,再把衛家宴開出石蘭省。”

目前石蘭省內也只有六家飯店,她還是想先把這幾家做好,再擴張到省外去,畢竟衛家菜在省外可沒這麽大的名氣,她先把省內的做好,其實也是在為將來鋪路。

孟金堂點點頭,狠狠地嗦了一口面條,又滿足的喝了一口湯,“這事,其實你可以雙管齊下。”

“哦?”

“你要賣水,高端水,就需要一個平台,林生家的商超雖然是個不錯的平台,但畢竟出貨量有限,目前已經達到了極限,短時間內想要繼續有大的提升也不可能了,這種時候你就沒想過自己搭建平台的事?”

衛孟喜何嘗沒想過呢,可她人在國內,出來一趟不容易,即使出來,想要搭建什麽樣的平台呢?開商店和超市?那不可能,她自己不是做這一塊的,沒有經驗,也不想幹為了配一雙鞋子買滿一整個衣櫃的事,她只想把成本控制在最低內。

她忽然眼前一亮,是啊,自己怎麽把這事忘了,能賣水的除了商店,還有餐廳呀,飲料櫃呀,而自己本來就是做餐飲起家的,想要在哪裏開家餐廳,這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還有一個,你的煤炭其實可以考慮以後轉出口。”孟金堂指指不遠處的大煙囪。

他們在這個國家轉悠的時候就發現,這邊的工業很發達,很先進,尤其是紡織服裝制造工業、汽車制造、皮革制造、首飾制造,無論哪一項都是對能源需求量很大的,即使不是生產環節,也是原材料供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能源冶煉。

尤其北部的都靈,在後世都是歐洲的工業重鎮。

“而這只是剛開始,周邊國家很多都是需要能源的,現在咱們賣不出來,但不保證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還賣不出來。”孟金堂的信心來源於對世界發展,對龍國命運的堅定。

他跟衛孟喜不一樣,他沒有重生機緣,他的一切對未來的判斷都是來源於他的閱歷和學識,衛孟喜豎起大拇指,“舅舅您真厲害,高瞻遠矚。”

是她膚淺了。

當然,她還有個不能先說出來的目的,現在暫時還不能說,但要是自己能先出來開餐館的話,也是在為自己將來的大計鋪路。

說幹就幹,她有了想法,整個人立馬就活過來,“舅舅咱們的簽證能在這裏待多長時間?”

孟金堂眯了眯眼,“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這點能力他們父子倆還是有的。

衛孟喜眼睛一亮,“那咱們就不著急,慢慢‘找’唄。”

也不知道這個“找”的是衛衡,還是什麽。

接下來幾天,衛孟喜也沒了一開始的焦慮,反正自己花了這麽多心力培養的人,要是連幾個月都撐不了,那只能說明自己前期的人才培養計劃太失敗了,徹頭徹尾的失敗。

孟金堂見她活過來,心裏也開始有勁兒了,倆人幹脆從酒店搬出來,請亞當幫忙,在繁華地段租了一套兩室的長租公寓,衣食住行都能自己解決,倆人的胃病終於有救了。

當然,有了住處,衛孟喜的焦慮情緒又再一次減輕了很多,她打電話給家裏個孩子們一一說清楚情況,讓他們不用擔心,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三四個月,她就會回去。

主要是老閨女高三了,她不在家盯著點總覺得不踏實,可人家衛小陸一聽媽媽準備在那邊幹事業,立馬大手一揮,讓她別忙著回去,想待多久待多久,老爸和紅燒肉她會照顧好的。

至於學習,她操心也沒用,老閨女都說了,要是能考上央美最好,考不上她就在省內隨便上個小美院,反正她以後是肯定要留在爸爸媽媽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