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6頁)

她的態度很誠懇,是真的在道謝,眾人看著她彎成九十度的腰,沒有不信的。

其實這年代餐館已經漸漸多起來了,想下館子的話也不是非得要來這偏僻地方,大家能來,都是沖著衛家宴的聲譽來的。

其中有幾個,是真吃過衛家宴的,以前還一直遺憾衛家宴只開在金水煤礦,太遠了,去一趟不容易,但現在這裏忽然多了一家號稱是跟衛家宴一模一樣的,他們就想來試試。

結果到了一看,還真是一模一樣啊。

侯愛琴回身,指著飯店,“這位老板是我們衛家宴曾經的副經理,兩個月前她跟老板請假,說家裏有急事,一會兒是兒子生病,一會兒是爹娘病危,一回兒又是小孫子住院……最近一次,老板還生怕她家裏有事,不好意思開口,想去看看,結果卻一直沒找著人……就這,我們老板還每個月給她開著基本工資,你們說說,她這幹的是人事嗎?”

這話,要是衛孟喜自己說,有誇大的嫌疑,但要是由侯愛琴來說,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就客觀多了。

“所以,我剛才是實在氣不過才打她的,她就是狼心狗肺!”

圍觀群眾有的點頭,有的依然保持中立,但至少沒有再把她們當惡人。

“現在,她班不去上,請著假,老板開著工資,自己個兒呢,居然在未經老板允許的前提下,開一家跟咱們衛家宴一模一樣的飯店,這叫啥?叫剽竊!叫忘恩負義!”

“有去過衛家宴的食客估計都知道,這家飯店無論是牌匾、裝修還是服務特色,都是一模一樣照搬衛家宴的,她裏面的菜式,像這個衛式麥冬飲,是咱們衛家宴裏獨有的,她仗著在廚房幫過忙,偷師學到的手藝,就開始自立門戶,大家說說天底下有這種事嗎?”

剛才還霜打茄子似的呂麗萍,頓時就擡起頭來,冷哼一聲,“誰說只有你們會做麥冬飲?你們給這湯水申請商標了嗎?不就是個涼茶嘛,我還不能想出來嗎?”

反正,既然她們不給自己好臉,那她呂麗萍就只能破罐子破摔,大家都不好過了。

衛氏麥冬飲,其實是一道藥食同源的涼茶,功效類似於後世的和其正王老吉之類的,能清熱生津,滋陰潤肺,養氣益胃。石蘭省晝夜溫差大,即使是冬天,也經常是夜裏冷得要加被褥,但白天大太陽一曬,溫度就能升到二十四五度,穿了一天棉襖的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就想來點涼茶不是?

衛家宴裏的麥冬飲就跟夏天的酸梅湯一樣,幾乎每天都要煮一大鍋,都能賣完。

尤其晚飯這一頓,食客們吃完辛熱燥火的飯菜,再來上一壺溫度剛好的涼茶,豈不美哉?第二天口不臭心不煩大小便也好解。

這就是衛家菜的功力,雖然材料是那些材料,但它配上一些精致的名不見經傳的小東西,就會讓食客們覺得跟在其他地方吃到的感受不一樣——不容易上火,不容易口幹舌燥。

“這明明就是衛老板家祖傳的方子,你還敢狡辯!”

衛孟喜攔住又想打人的侯愛琴,淡淡地問:“哦?你的意思是,這道衛氏麥冬飲是你獨創的?”

呂麗萍見已經到這份上,示弱裝憨是混不過去了,幹脆也挺直了腰杆子,大言不慚道:“就是。”

“好,那我請問一下,這個麥冬飲的配方你知道嗎?”

衛孟喜只把方子告訴張大娘,而張大娘每次都是提前一天,等夜裏大家都下班以後,自己再配料的,一般是能保密的。

“這還不簡單,我自己的方子我當然知道,人參、麥冬、茯苓加甘草,煮倆小時。”

衛孟喜不說話,依然淡淡的看著她。

倒是侯愛琴,她每次進後廚都要問問張大娘方不方便,就怕正巧碰上正在配料的時候,所以還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方子。她急切地想從小衛臉上表情推測呂麗萍說的對不對,要是對的話,那就坐實了她就是別有用心,就是預謀已久,張大娘那麽小心都能讓她看見,她心思可太深了。

要是不對的話,她是能發飆呢還是不能發呢?這是個問題。

可惜,衛孟喜的臉上,始終淡淡的,“不錯,藥物確實就是這四味,那配伍比例呢?”

呂麗萍一噎,這她哪兒知道啊!她店裏的都是自己摸索著一比一來的,煮出來嘗了下味道差不多,於是也就沒管了。

就是後廚很多菜,她也只大概知道配料有哪些,卻不知道具體用量,都是摸索著嘗試,大概搞個差不離的,就成了。

衛孟喜於是大聲說:“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訴你,我們衛家菜,講究的是藥食同源,藥即是食,食亦是藥,一碗麥冬飲,實則醫者心,四味藥物的組成配比不是一比一的,更不是隨心所欲的,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和當年的五運六氣來適當調整配比。比如最近雖然才是早春,但因為立春節氣早,春燥比往年來得早,氣溫也高,當防燥邪傷人,所以我們的麥冬飲中麥冬用量最大,人參次之,最後才是茯苓和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