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6頁)

一頓飯吃完,互相之間也了解得差不多了,飯後韋向東還有事需要先回單位一趟,說好晚上再來接她們,讓她們先在批發市場逛一逛。

這可是正中衛孟喜下懷,自從看見那些滿載的自行車,她這心裏就心癢毛抓的,正想找機會去看看呢。

“向南姐你如果想回家看望老人的話可以先去,我下午自己個去招商局家屬區找向東哥就行。”

本還一臉輕松的韋家兄妹倆,頓時就僵了僵,“不用,我也想去逛逛。”

聯系剛才聊天,兄妹倆好幾年不見,聊的居然不是父母,而是學校和街坊的事,衛孟喜心裏隱隱有個猜測,也不好再觸別人黴頭,笑著應下。

批發市場很大,大到衛孟喜都不知道怎麽形容,書城的自由市場跟這比起來,還沒它十分之一,哦不,十五分之一的大。

而且跟雜亂的自由市場不一樣,這裏的批發市場是家家戶戶分隔成一個個小小的档口,而且同類產品幾乎就在一個地方,賣服裝的不會跟賣吃的混在一起,賣玩具的不會跟買皮鞋的混一起。

她們才進去,就有人熱情的招呼買東西,說的都是又快又急的羊城本地話,要不是有韋向南在一旁做翻譯,衛孟喜一句都聽不懂。

在書城市還賣工人裝的時候,這裏的喇叭褲、連衣裙、呢子大衣,甚至蹬腳褲,都是一堆堆跟不要錢的大白菜一樣堆著賣!

面料也不再是書城那樣單一的純棉和混紡毛織,而是華達呢、滌綸、卡其和的確良!

顏色也不再是沉悶單一的黑、白、藍,而是五彩斑斕,炫目多彩!

衛孟喜簡直目不暇接,自打走進來眼睛就沒閑過一秒鐘,更厲害的是,還看到許多白色的好看的旅遊鞋。

石蘭省的百貨商店也有,但價格昂貴,款式單一,買一雙孩子都舍不得穿,臟了還要悄悄拿白色粉筆回家塗……但在這裏,就像大土豆一樣隨意堆著,隨便挑隨便揀。

衛孟喜給崽崽們一人買了兩雙,又給根花額外的多買了兩雙跳舞穿的小白網鞋。

逛到賣學習用品的档口,自然是各種漂亮的鉛筆,香噴噴水果味的橡皮,新奇的轉筆刀文具盒,筆記本……論打買,孩子嘛,給他們錢還沒買這些小東西來得實在。

呦呦喜歡畫畫,那就給她買幾套水彩和蠟筆,再買幾本素描本。

當然少不了新衣服新褲子和各種漂亮的小發卡發箍,反正又不用她自己人背馬駝的,想買多少買多少。

韋向南看她買得起勁,自己也跟著買了幾樣,一直逛到太陽落山,她腿都要折了,衛孟喜才說回去。

當然,來到招商局家屬區第一件事,就是驗貨看冰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這充實的一天才結束。

韋向東還沒結婚,在家屬區分到一個套一,她們去也不方便,就幹脆住的招待所。

第二天,韋向南說要去見一位老友,衛孟喜就識趣的自己去四處轉轉,主要是各大熟食店。

雖然也有賣鹵肉的,但不多,這邊老百姓愛吃的是鵝,蒸鵝醉鵝鹵鵝燒鵝,尤其是燒鵝,那在後世可是享譽全國啊。

衛孟喜看了一圈,知道這就是飲食習慣的地域性,自己的鹵肉想要打進這片市場,難度很大。

第三天一早,由韋向東出面找人,先將兩台巨大的冰櫃送上發往石蘭省的貨運火車。因為貨車慢,用的時間更多,提前一天出發,最終到達時間卻跟衛孟喜這坐客運火車的差不多。

大事落定,衛孟喜卻還想去批發市場轉一圈,那天她只是把市場大致分類档口逛一圈,但自己真正想逛的卻還沒開始。

是的,她這趟羊城之行,不光是買冰櫃,也想賺點快錢。

八十年代最賺錢的兩個行業就是服裝和餐飲,餐飲錢是辛苦錢,在拿回菜譜之前她都不想開飯店,但服裝卻是可以試一試的。

衛孟喜第一天逛了一圈,心裏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知道哪些東西受歡迎,哪些東西拿回去會有市場了。

現在羊城還非常熱,但石蘭省已經涼了,再拿襯衣短袖不現實,倒是毛衣和呢子大衣不錯。

可一問價格,一件呢子大衣居然要二十八塊,衛孟喜暗暗咋舌,她以為是光這一個档口老板故意詐她,去其它同類型档口一問,也是這個價,最多就是批發量大的話可以便宜五毛錢。

衛孟喜又去看毛衣,顏色鮮艷,款式新穎,好看是好看,但都在八塊左右的單價。

她徹底放棄了。

以礦區現在的工資水平,花一個月工資買一件呢子大衣,有幾個家庭消費得起?

賣什麽,能不能賣出去,還得考慮當地消費水平,像金水煤礦就便宜的小孩衣服好賣一些,其它女裝男裝啥的,基本沒多少銷量,窩棚區有兩家賣衣服的,衛孟喜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