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6頁)

“我都結婚了,也喜歡上石蘭省的氣候,不想再折騰了。”

後來,丈夫死後,大哥和小弟愈發不贊成她一個人留在石蘭省,做了好幾年思想工作她就是不願回去。

衛孟喜也有點想不通,但看她不想多說也就沒問。

“這兩年建特區,經濟搞得好,大哥說咱們老家大變樣了。”她略帶懷念的說。

“行啊,到時候給你放兩天假,你回去去陪陪老人,要是家裏有事的話你就多待幾天,我先把冰櫃帶回去。”

韋向南感激的笑笑,轉而說起資金的問題。

這個衛孟喜也是頭大,剛說手裏能有點盈余,冰櫃一買又空了。

她這兩年,表面看置辦的大件兒不少,可一直處於有錢就花出去的狀態,根本沒機會跟銀行打交道。

“我先看看吧。”

倆人小聲聊著,也沒提具體的金額,可衛孟喜就是感覺,有人一直在看她。

這種不是平時遇到的驚艷的打量,她裝作紮頭發,不經意的搜尋一圈,發現是個戴帽子的男人,看穿著和神態應該是老年人,衛孟喜就更奇怪了。

難道是她們聊天聲音太大,打擾到他了?

剩下來的路程,衛孟喜就盡量少說話,除了吃東西就是看風景睡覺,直到下車的時候,那人卻又不見了。

不是她草木皆兵,而是身上揣著一萬六千塊錢呐!要是不小心丟了,她的廠子就完蛋了。

錢沒有放在隨身背的行李包,而是一個土得掉渣的蛇皮袋,埋在一堆玉米種子裏,裝成進城來走親戚的樣子。

火車到站,兩個女人也不跟人潮擠,一直等到其他旅客下得差不多才行動,站上的乘客也不多了,注意觀察周邊環境,也沒人尾隨。

戰戰兢兢來到出站口,幸好韋向南的大哥,韋向東已經在那兒等著,他開來了單位的吉普車。

韋向東是個五大三粗的三十出頭的男人,皮膚黝黑,青色的發茬子緊貼頭皮,怎麽看怎麽不像是招商局的幹部,倒像當兵的,或者那些有錢港商的保鏢啥的。

兄妹倆見面,眼眶濕潤,顧不上什麽,直接就用當地話開始聊起來,基本是韋向東在問,韋向南回答,衛孟喜其實不大聽得懂,只是看著他們的神色猜的。

“我們先去看冰櫃吧。”終於,情緒穩定下來,韋向南用普通話說。

韋向東從後視鏡裏看了衛孟喜一眼,也用普通話說:“好,冰櫃已經從港城運過來,就放在我們單位的倉庫。”

他能這麽熱心的幫忙,完全是看在韋向南的面子上,衛孟喜不能心安理得的受著,忙笑著說:“不著急,為了接咱們,韋大哥肚子也餓了吧,先去吃點東西再看不遲。”

於是韋向東又看向自家妹子,“你們想吃什麽?”

羊城的特色小吃衛孟喜還記得兩個——腸粉和煲仔飯,還有很多廣式茶樓點心啥的,她上輩子也沒深入了解過這個城市,還停留在觀光客的水平上,所以還是不發表意見的好。

“上悅賓樓吃吧,我聽說悅賓樓又重開了。”

於是,車子轉個彎,遠離寬闊的大馬路,開始來到火車站外四十多公裏的郊區。

衛孟喜發現,這個地方雖然相對市中心要荒涼,沒啥樓房,但有個特點——進出的自行車摩托和三輪車特別多,就是面包車也不少,去的車子是空的,出來的卻是滿載,“韋大哥這裏是羊城市的批發市場嗎?”

韋向東很意外,“你怎麽知道?”

衛孟喜指指一路上遇見的載得滿滿登登的交通工具,心說這不就跟自己上肉聯廠拿下水一樣的嘛。

韋向東實在納悶,向南在哪裏找來這樣的女同志,當時電話裏只說她東家要買冰櫃,讓他想想辦法,具體幹啥工作他至今還不知道。看見這個衛老板的第一眼,他只是覺著漂亮點,一路上話也不多,偶爾接幾句,也不是孟浪的人,現在看來,觀察力應該也不差。

想著,車子穩穩當當停在一座古老的宅子前,“這就是悅賓樓,民國年間在咱們這一帶很有名,現在又重新開起來,咱們可以嘗嘗。”

“辛苦韋大哥了,今兒這頓我請,您可不能跟我搶。”衛孟喜笑著說,順便將埋著錢的蛇皮袋放到後備箱,又用行李包壓住。

這兩年治安是肉眼可見的差,這輛車要不是因為就停在眼皮子底下,她是堅決不敢放車上的。

席間,韋家兄妹倆很會照顧人,雖然時不時會說一點以前的事,但全程普通話,衛孟喜完全能聽懂,就是偶爾不小心冒出幾個本地口音,他們也會解釋一下。

看得出來,韋家的家教不錯。

魚有魚路,蝦有蝦道,衛孟喜不怕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就怕遇上不講原則的人,幸好韋家兄妹倆雖然有些讓她疑惑的地方,但至少是有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