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7頁)

以前衛孟喜為什麽要求她一視同仁,就是因為她的身份不僅是一個“阿姨”,還是一名幼兒園教師,不出意外的話兩年後還要教到自家四個孩子。

她的不能一視同仁,代表了“長輩”和“老師”兩種身份對衛紅的排斥。

因為從小被人區別對待,明明是一模一樣的裙子,別人卻永遠只誇根花的好看,誇根花懂事,衛紅心理不扭曲才怪?長大後的她很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哪怕只是接收到別人一點點好,她心裏想的不是“原來我這麽棒有人對我好”,而是要怎麽報答別人,討好別人,以維持這來之不易的“好”。

這就是討好型人格,哪怕不發生上輩子那樣的慘劇,她也不會幸福,或者不會心安理得的幸福。

以前衛孟喜覺著自己這麽要求李茉莉一視同仁會不會太事兒精,可現在她明白了,這種生怕自己行為給對方造成困擾的擔憂……不也是妥妥的討好型人格嗎?

作為母親,她必須保護自己的孩子,如果為此真對別人造成困擾,對不起,但她依然得這麽做。

這不,效果也是杠杠的,即使李茉莉再不來窩棚找她了,但衛紅的自信是肉眼可見的增長了,就是和根花也十分團結,團結到她們都快忘記李茉莉了。

何老師不一樣,她人很溫柔,也愛笑,見誰都笑眯眯的,像個孩子王,衛東幾個壓根不怕她,“何老師嘗嘗我媽媽做的桃幹兒叭?”

“還有我媽媽買的葡萄,超甜噠!”

“還有還有奶茶,老師一定會喜歡喲!”

何老師從善如流,每樣嘗了點兒,好吃得眼睛都眯起來,就像一只幸福的小松鼠,問他們暑假過得怎麽樣,最近怎麽不去幼兒園玩了,看著倒是長高了,又問他們在家有沒有乖乖聽話,幾乎是事無巨細。

這樣的老師,關心孩子,跟孩子也有共同語言,會讓孩子們喜歡上學,衛孟喜也挺喜歡她的,跟著聊了兩句家常,終於沒忍住問:“何老師這次來是有什麽事嗎?”

小何老師擦擦嘴,咽下嘴裏的零食,“對,是有個正事跟你商量。”

衛孟喜坐直了身子,看她態度好,也沒往壞處想,結合她不住看向衛雪衛紅的眼神,估摸著是學校又要排什麽節目了。

九月開學沒多久就是中秋和國慶,六一兒童節時候,衛雪先是被選拔進班級跳舞小分隊,後又因跳得好當上領舞,帶著一群四五歲的小豆丁拿了個一等獎,當時衛孟喜就覺著,大閨女真是個跳舞的好面子啊!

要讓閨女繼續跳,她也是極力支持的。

誰知何老師說的卻不是衛雪,“你們家衛紅同學很有講故事的天賦,相信你也注意到了,她的語言組織能力、反應能力和想象力都特別強,我想推薦她代表礦區幼兒園去市裏參加國慶節的講故事比賽。”

衛孟喜有點驚喜,“是……衛紅?”

小何老師“嗯嗯”點頭,“衛紅有非常優秀的一面。”

可能是孩子平時話太多了,家長會覺得煩,她又解釋道:“衛紅真的很會講故事,自有一種說服別人的能力。”

衛孟喜給驚喜壞了,“真的嗎?”

其實,她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五個孩子裏,衛東因為最調皮永遠處在闖禍的邊緣,是她重點關注對象,根花根寶因為貼心懂事,她總擔心他們吃虧,所以關注也多,至於呦呦更不用說,老幺嘛小心肝。

但衛紅,機靈聰明,她總覺著她在外面不會吃虧,所以不會特意關注,又加上孩子嘴巴碎,小話嘮一個,她也有意掰一掰她的碎嘴子,很多時候她都晾著點,受到的關注是要少一點。

衛孟喜又是自責,又是驚喜,“行,你等一下,我問問孩子。”

衛紅小朋友,上輩子也參加過兒童節節目表演啥的,但那都是團體節目,一群小朋友上去比劃比劃動作,對對口型就行了,金水村小學就是她最大的舞台。

但現在不一樣了,她不但站到了金水煤礦子弟幼兒園,這一市級單位的平台上,還能去到金水市,跟更多同樣級別學校的小朋友一起競賽!

關鍵,她是真的很會講故事。上輩子說長道短的小嘴巴用來講故事,那也是“專業對口”?

果然,衛紅很痛快的答應了,還挺著小胸脯,說她一定會給媽媽拿一個第一名回來。

小何老師也笑了,“拿不拿獎是其次,主要還是鍛煉人。”

衛孟喜也對拿獎不抱希望,畢竟她只是一個五歲的即將上中班的小豆丁啊,某些發育遲緩一點的小朋友還連話都說不清楚呢,她居然就能口齒清晰的講故事了。

“孩子有天分是一回事,但也要會培養,我想每天放學後請人教她練練普通話,你覺得可以嗎?”

“要真這樣,那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