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6頁)

一看,就是有正規做餐飲經驗的,不像她們,都是自己在家瞎琢磨,出攤頂多把台面弄幹凈些。黃大娘看在眼裏,心裏已經很快做出判斷,面上的笑也更真誠了。

“這鹵肉是你自己做的?”

“是的大娘,我爹以前就是做這個的。”她爹都去世多少年了,誰還會真去刨根問底啊,就是謝依然在,她也敢這麽說。

“原來是祖傳秘方。”

“啥祖傳秘方?”有個老太太,提著一筐水靈靈的菠菜過來,正好聞見還散發著熱氣的香味兒,忍不住湊過來。

黃大娘吃了衛孟喜的肉,自然要做點人情,“喲,王幹部來買菜呐,這小同志做的鹵肉還怪好吃,聽說是祖傳秘方配的鹵水。”

王幹部是個退休老幹部,每天來廣場上溜達,完事順便把菜買回去,做好飯正好小孫子也放學了。她退休工資高,身體健康,婆媳相處也和睦,唯一的煩心事就是小孫子的胃口。

全家人捧在手掌心的寶貝蛋啊,千好萬好就是挑食不好。

為了讓孩子多吃兩口,她是絞盡腦汁的,換著花樣的做飯,各種時令小菜,新鮮瓜果,雞鴨魚肉蛋奶,市面上能買到的她都買了,還沒哪個菜是小孫子說“好吃”的。

熟食店也去過,小子也不愛。

此時聽人說這家的鹵肉好吃,她就想:能有多好吃啊?反正她孫子肯定不會誇好吃。

黃大娘吃人嘴短,盡情吆喝,“王幹部你別不信,來嘗嘗?”

衛孟喜用幹凈筷子夾起一塊豬臉肉,切下薄薄的一片,“王幹部您嘗嘗,不好吃不要錢。”

王幹部將信將疑,也拒絕不了衛孟喜那張小臉,誰知剛放進嘴,下一秒眼睛就亮了,“是跟國營店裏的不一樣。”

老人家嘛,口味清淡些,國營店裏的經常賣不完,怕變質就得多放鹽巴和調料,喧賓奪主,肉味兒都吃不出來了。但這個小女同志賣的不一樣,既有鹵料獨有的香味,還有肉質本身的香,兩種香味相得益彰,互不幹擾。

“給我來半斤。”老太太直接說。

“好嘞!王幹部您看您要哪一塊,有的可能比半斤少點,有的多點,如果您嫌太多的話,我可以切。”

王幹部挑了一塊瘦多肥少的,上稱一看,快一斤了,衛孟喜正準備切,她忽然說:“別切了,一整塊我都要。”

衛孟喜當然高興,問清楚不用切片,那更輕松,直接用油紙袋一裝,幹幹凈凈,清清爽爽。

人都有從眾心理,見新冒出來的小攤有人光顧,其他人出於或好奇,或真想買的心理,也都簇擁過來。

這小女同志穿著幹凈,就是說話也比一般年輕人爽利,關鍵還特大方,那值老錢的肉啊,她居然眼睛也不眨的就切了一堆薄薄的片兒。

“各位叔叔嬸子,都嘗嘗。”見者有份啊。

這時代的人還是很淳樸的,總覺著嘗了不買會不好意思,畢竟肉價那麽貴,人家的肉又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何況是這麽好吃的鹵肉,這個半斤那個八兩的,倒是毫不吝嗇。

就一會兒的功夫,衛孟喜的手就沒停下過。

她只有兩只手,兩只都得挑肉切肉,又沒一次性薄膜手套,摸過錢的手也不好再來切肉,幹脆就讓大家把錢放一個紅色的塑料桶裏,“大家自個兒補錢行不行?”

自己補錢?!這也太信任大家夥了吧!

這麽多雙手在桶裏找分幣角票的,真的不會丟錢嗎?

可衛孟喜實在是太忙了,一個人顧不過來,她有啥辦法?摸了錢又來切肉,就是顧客不惡心,她自己也惡心。

看來,還是得帶個幫手來才行啊,生意的好出乎她的意料。以前覺著在礦區守好攤子也能買房買車,可來了市區才知道,這人流量不一樣,人群層次不一樣,購買力也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礦區,工人們買是買,但孤身在外的男人也舍不得花太多錢,三四個人合買個半斤算平均水平。來了市裏才知道,這些老頭老太花起錢來沒那麽多顧慮,一人最少半斤,多的一斤兩斤,都是一整塊的買。

有時候看她補錢不稱手,差個幾角幾分零頭的,都直接爽快的讓她加兩片肉湊個整數,他們就不伸手進桶裏掏了。

是避嫌,也是嫌麻煩。

哪個做生意的不喜歡這樣的顧客啊?錢多事兒少還爽快,她巴不得天天都能遇到這樣的優質客戶!

這些老頭老太不僅買鹵肉爽快,就是鹵雞鹵鵝也爽快,半大只雞眼睛不眨就給買走了。

等到停下來,衛孟喜都懷疑,自己今兒來的真是金水市,而不是省城嗎?省城人有錢人多,她能理解,畢竟重工業發達嘛,拿工資的人多,但金水市,除了有個金水礦,她一時半會兒還真數不出幾個大單位。

倒是黃大娘提醒了她,“你選的地方好,這附近就是市委機關大院,馬路對面是市醫院家屬院,不遠處那邊,看見沒,那兒是鋼廠家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