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後和綏帝因她發生了怎樣的爭吵, 已離開皇宮的南音自是不得而知。

她的行李前前後後收拾起來共有四大箱,其中兩箱為太後贈的華衣美裳、金銀首飾,還有一箱是綏帝送的古籍、名畫之流。

不過在宮中待了半月時光而已, 南音所受眷寵之深,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慕懷樟的夫人,南音的大伯母王氏未就這些宮中器物說甚麽,倒是對她懷裏的小狗很有興趣,“這是宮裏才有的巴兒狗罷?倒真是玉雪可愛, 早先我在其他夫人那兒看過,一直饞得不得了, 可能讓伯母摸摸?”

南音頷首說好,任這位大伯母坐在身邊親近地說話。

不同於慕懷樟的嚴肅, 王氏是個見人就笑的彌勒面,面容天生就有親和力。夫婦倆育有兩子一女, 女兒已出嫁,一子留在河西為官,一子據說在別地拜了個名望極高的老先生讀書,今歲不回長安過年。

在宴上王氏一見南音, 就以思念兒女為由對她很是親熱,上馬車後更是脫下手腕玉鐲贈她,推托許久才收了回去。

短短一月,身邊好像多出了許多和善人,大部分見著她都和顏悅色、笑語連連,南音知道不是自己魅力大,全因太後和先生的權勢罷了。

她心底明鏡般, 很是清醒, 所以在回到南院, 一見裏面添了許多箱具,再聽管家解釋,說是“溫家每逢年節送給娘子和大郎的禮物,娘子以前年紀小不合用,夫人便都收進了庫房,這次趁娘子離開的時日整理了下,將東西都搬了過來”,時,就甚麽都明白了。

每逢年節阿兄都會興沖沖拿些禮物來,說是溫家外祖舅舅那邊送來的,有時是一匹綢緞,有時是一支好筆。那時候雖然不知溫家其實送了更多,她也很高興。

此時,她雙目中白翳依舊,走路也需人攙扶著,可在院中諸多仆役的眼中,在宮中待了段時日的二娘子好似多了分尊貴的氣勢,叫他們個個都掛起了笑臉。

熟悉的南院大變樣,院落被擴大許多,修葺一新,打理的花草亦被裝入一個個精致的盆具。南音大致掃過,觸及正中那道火紅時走近了些,才發現是個極美的珊瑚擺件。

管家心底緊張起來,而後聽這位二娘子輕聲道:“這是他人心愛之物,我不想奪人所好,送回去罷。”

果然認出來了。管家再清楚不過,這裏面好些東西哪兒是從庫房取出來的,都是早就叫夫人或大娘子那邊占了,而後被郎主勒令送回來的。

這珊瑚擺件管家曾建議留下,因這實在太顯眼,就算二娘子甚少來這邊,指不定見了一眼就記住了。慕懷林卻道無論是甚麽,只要是溫家送給他們兄妹倆的,一律不許占用。

他生怕二娘子因此大發脾氣,甚麽都不肯留,小心翼翼問道:“二娘子,那其他的……?”

“他人之物都送走,剩下的就留下罷。”

意思是別人用過的不要,其余的沒問題。

南音不覺得自己非得把所有東西都推走,這些是溫家的長輩所贈,她沒必要拒絕。

管家松了口氣,回去稟報之時,慕懷樟亦在場,聞言難得笑了下,“她當真這麽說?”

“是,二娘子令青姨和兩個婢女一起辨認,凡是曾被夫人和大娘子留下的東西,都叫人拿走了。”

慕懷林嘆氣,“南音性子是有幾分像她娘的,都有些倔。”好比當初受了他的冷落,無論如何都不肯到他面前去服軟說好話。

慕懷樟暫時未語,等管家離開了才道:“這可不叫倔,進退有度,又不失原則,二弟,你這女兒很是聰明。”

他的目中,隱隱湛出了光亮,“有這樣的容色和聰慧,還能得天子喜愛,她若進宮為妃,何愁慕家不興?”

慕懷林微驚,“太後果真要讓南音進宮?”

“不是太後,是陛下。”慕懷樟冷淡地掃了他一眼,越發覺得這個弟弟蠢笨,“你莫非沒聽見陛下的話?”

是聽見了,但沒敢多想……

“可惜你至今官職不顯,和其他幾家比,南音的身世有些低了,不然……”那個大膽的想法在慕懷樟腦中一閃而過,很快道,“你要好好和這個女兒處好關系才是。”

慕懷林苦笑,“十余年來的冷落,她恐怕早就滿腹怨氣,不肯認我這個爹了。”

“父女親緣終究割舍不斷,我看她不是心硬之人,你好歹為官這些年,莫非連個法子都想不出麽?舍得下臉面,何愁事不成。”

淡淡留下這句話,慕懷樟負手而去,留慕懷林在座上怔然有思。

……

喧喧到了一個新地方,不見緊張,唯有激動,在南音閨房內蹦蹦跳跳,到處嗅聞主人曾留下的氣息。

青姨邊逗弄它,邊含笑和南音說近些時日慕府的變化。

自從南音進宮養病後,雲氏的境況就一日不如一日。慕懷林突然要追憶往昔般,把曾經溫氏和南音這對母女的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要查個清楚、問個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