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修路欣欣向榮(第4/4頁)

大家臉上都多了對生活的笑容。

趙瀘還是守在鎮口城,他暫時沒有收到陛下召他回京的命令,不過不用他多說,葛秋和千秋拓兩個老友也會為他拖延時間的。所以趙瀘心安理得留在了鎮口城。

他現在每天的興趣就是觀察路口,路況,還有當地民生因為路有多少變化。

似乎一切都在積極向上發展,並且有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現象。

來來往往的馬車,驢車,牛車很多,人多了,路上就很容易多一些糞便,然後就是整個條路就塞了,進的人進不去,出的人出不去。

這可把趙瀘急壞了,好好的路可不能讓他們給毀了,必須要定個規矩。

於是幕僚動用了腦子,命令誰家畜生拉大便在街上要自己鏟起來,否則罰款,不給過路。

幕僚還為趙瀘涉及了一個路障,還有臨時的廁所,只要人多了需求就多了,附近就有百姓開起了大大小小的涼茶鋪,還有早餐晚餐什麽,總之都挨在路邊。

有了很多小店鋪,自然廁所也跟著多了起來。

趙瀘命令店鋪有責任處理路人的糞便,讓他們修土廁,還特別安排了十幾個路官,讓他們負責疏通馬路,要是遇到蠻不講理的就直接抓到他這裏來,讓他來教訓。

還真別說,十幾個路官投下去,馬路瞬間又變得暢通了,只是還是人來人往,到了晚上還有人沒走進鎮口城。

趙瀘就不得不讓人燒火篝,引路了,可還是造成了路黑不便,人員傷重的情況,就有壞心人開始對人趁黑打劫了。

趙瀘就知道人多了事就多,然後他當晚舉行了路況宵禁,不許晚上再有人從這路口出去。

哪怕是宵禁,下面的人還是因為幾個小錢就放行了,這些的行為特別多。

趙瀘忽然意識到,自己的管理有問題,可他不知道怎麽改良,於是,他暗地寫信向葛秋求助,並且將鎮口城的路帶來的創收報給了葛秋。

開路才三天,就有了二千多兩的數額,而且收取的商稅都有八百兩,這可是比鎮口城每個月交五千人頭稅還要多。

葛秋也十分糾結,一方面他不能再和太子扯上關系,否則陛下不會放過他。

一方面,因為他是策劃重鎮計劃的主要發起人,怎麽都會珍惜自己的心血,於是葛秋決定下不為例,他將如何管理的方式寫了下來,便想交給趙瀘的人帶過去。

可他在交出去之前,又猶豫了。

然後歡公公又傳他進宮,葛秋就收起這份信,直接去了陛下的寢殿,寢殿前,他看著跪在地上的那道明黃的身影,巍然不動,她閉目似乎是在反省。

當葛秋路過,太子忽然睜開眼睛。

葛秋也停了下來,他主動將自己的信交給她說:“太子殿下如果有心,可以過目一眼。”

容錚拿過信,她迅速看了一眼,然後發現了上面管理方式的遺漏,她就補充道:“監督只是約束的其中一個作用,主要還是要疏通,不如尚書大人添一條進去。”

“什麽?”葛秋疑惑道。

容錚道:“打造官府運輸團隊運貨,大件由官府,小件零散的都讓利給百姓。規定單日誰出行,雙日誰禁行。”

葛秋聞言,他眼睛猛地一亮,不過他很快就收斂起自己的情緒,朝容錚拱手道:“事到如今,哪怕是我,微臣也不得不打心裏佩服您一句。”

“殿下為使十年大計成功,還請您向陛下低頭,以退為進,才能繼續將農貿重鎮打造下去。”

此話一出,容錚未動,甚至未出聲,更沒有一個妥協的態度。

葛秋靜靜地等著她回答。

容錚再擡頭時,她反問道:“孤,做錯過嗎?”

“還是孤就不該做利國利民之事?”

這話問的葛秋有些羞愧不已,他的心思仿佛被戳穿一樣,他說是讓太子低頭,其實是讓太子背起陛下起的這個無妄之災,他不希望太子連累大家。他也後悔當初不該答應太子幫忙制定計劃,也沒想到陛下對太子殿下越來越無情,可眼下再說這些有用嗎?

當時太子殿下人心所向,百官對其中的利好也是趨之若鶩,無論何時,農貿重鎮這個計劃都完美融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勢。

而偏偏現在打破這個平衡的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