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修路欣欣向榮(第2/4頁)

桃花縣令本來就是商賈出身的,自然知道官商的重要性,那可是史無前例受到官家保護的合法地位。

於是,桃花縣從來沒有像這幾個月那麽清廉,以桃花縣令帶頭差點連褲衩子都捐進了西北的支援物資去了。

而其他縣令見桃花縣令那麽下血本,他們也想蹭光,但是他們沒有多少錢也不肯出,就集體招工,為西北輸送大量的青壯年。

陛下醒來的第三天,六千人加入了修路。

大燕在鄉下或者不是什麽重要地區都是用的石子鋪路,再加上西北常年幹旱,所以石子鋪路暫時可行,只是下雨可能石子路就不太行了。

但沒辦法現在只能將就著用,等有錢的時候學桃花縣令將桃花縣大街的路都翻修成石板路。

陛下醒來的第四天,傳來了一個消息。陛下忽然召大臣在寢殿覲見談起政事。

第四天,農貿重鎮的舊路已經翻新完畢,直接通往了桃花縣,這一條由趙瀘駕著馬車第一個行駛,並且還帶著一個香爐上面插著香計算時間。

一趟下來,雖然有些陡坡,但大底是非常滿意的。再一個來回,趙瀘當場宣布五裏地馬車,半個時辰就到桃花縣。

而其他人則是用牛車,驢車,也一起試驗了,分別比馬車慢點,但也差不多是半個時辰多的時間。

趙瀘就當場宣布今天開路,他要親自送第一批貨出去作為他監督以來的紀念,而西北第一批貨送的是一位做甘蔗糖的商人,他受寵若驚地看著侯爺押送他的貨物,一路上他是膽戰心驚的,等押送到桃花縣,這批貨物馬上就被當地的商鋪搶手一光,然後當地商鋪轉手就賣給其他縣了。

還沒一刻鐘,就有十幾個小販來問甘蔗糖商人有沒有貨了?怎麽不拿多點?

這商人已經傻眼了。他在西北那帶怎麽都賣不出去,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到了這裏反而成為稀罕物品。

商人立馬說自己還有存貨,不過他要寫單子才能送貨。小販們和其他當地商鋪就跟他訂做了幾批蔗糖。

而商人自己收了錢,他在桃花縣買了半頭豬返還鎮口城,還是由趙瀘帶路。

一趟下來,商人恭恭敬敬給趙瀘計算自己的利潤,路費,因為節省時間成本,人工成本,讓他多賺了五倍的錢。

趙瀘聽罷,他眼睛一亮,萬萬沒想到交通好了能帶來那麽多的好處。

要不是他親眼看見商人運貨去桃花縣,他還不信這麽便宜的蔗糖運到別的地方都賣的那麽好。

接著,趙瀘要再度試驗,他讓西北的商家們趕緊通過這條路出去試試,闖天下,商人們自然是利往利來,不用強調,他們自己都知道怎麽做到最大利益化。

於是,西北的高糖特產,一些旱地野果,還有山珍,尤其是一些蘑菇菌類,這都多虧半個月下的雨,所以山裏才長了這麽些菌類。

商人們忙的昏天暗地的。

一天下來,整條路都被走的石子飛濺,壓路也壓的快,不過有修路工專門維護,所以暫時不用擔心。

然後趙瀘回了軍營,他就收到幕僚對這一天生意的統計。

幕僚道:“侯爺,鎮口城出入總人次總共一千五百人,小商小販報上來的收益現銀總共有三百兩,其他以物換物價格估算,約莫六百兩左右。”

說著,幕僚好似怕趙瀘不懂,他特地用比較接地氣的話道:“一天六百兩,一個月就是一千八百兩,相當於二個鎮口城的人口年稅收。”

“因為鎮口城才五千多人在居住。”

此話一出。趙瀘終於明白了這意味著什麽了。

意味著會讓大半個鎮口城的百姓多條收入,增加收入來源,而這條路作為模範典型,將會作為接下來打造重鎮的基礎。

現在只要路可以讓百姓受益,很快,其他開路就不用他操心,到時候百姓們自己都會主動加入,重新再多開幾條出去外面世界的路。

趙瀘沒想到太、祖、留下來的舊路,再次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好處。

當然,趙瀘沒忘記這是太子殿下特地將舊路加上去的,這是她和大臣們之間的默契,同樣也是為了預防。是為了讓陛下看在太、祖、的面子上,不要撤去這條路。

至於那個預防,趙瀘便嘆氣沒有繼續提下去了。

而陛下醒來的第五天,京城瞬間傳來了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消息。那就是太子被罰跪在寢殿前反思,陛下惱她不敬長輩私自動刑,要教育太子,穆王求情不成反被陛下禁足在王府。

這個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河間府。

太子一旦有點事情,譚西知府這邊瞬間壓不住河間府那些流言蜚語,還有沈家一些外族的打壓,幸而是趙瀘特地派了幕僚帶了五百人過去幫忙維護河間府兵的治安。這才稍微將那些別有心思的小人給鎮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