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現狀

從清廈堂出來,姜恒便帶了崔進和蘇嬤嬤為旁證去回皇後。

她只笑道:“經臣妾好一番安慰,年嬪娘娘忽然就領悟了生命的可貴。如今求生意志極強,想來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皇後雖是好奇,但想著自己把燙手山芋給了貴妃,她怎麽讓山芋降溫的,屬於貴妃自己的本事和手腕,倒不好細問。

況且要是貴妃在年氏那裏吃了虧受了侮辱才擺平的這件事,自己再問反而叫她傷心。

於是只和顏道:“此事你費心了。這回你幫本宮了了一樁大事,本宮都記在心上。”當然年氏給她找了一件大事,也更記在心上。

姜恒起身道皇後娘娘言重了,又告退出來去回太後。

太後可沒有皇後那麽多顧忌,聽說年氏已經徹底扭了過來,就給姜恒賜了座和茶先歇歇,然後點崔進把事兒回一遍。

姜恒早在出來清廈堂時,就與他們說了,甭管太後還是皇上問,不必說什麽假話虛詞,只管照實說。

崔進也就一五一十說了,不過不說假話,跟說話有側重點是不犯著的。崔進絕不想得罪貴妃,就將進清廈堂時的年氏拿著大剪子的陰森兒,以及她從袖內掏出小銀剪以死威脅的瘋狂勁都描述的更加了幾分。

烏雅嬤嬤原在一旁纏金線團子的,聞言都停了,先聽這邊的故事。

太後聽完全程很是滿意,對姜恒道:“你做的很好。”

姜恒起身笑答:“臣妾也是聽說皇後娘娘溫言相勸苦口婆心,年嬪不肯聽,才想起唬人的,其實臣妾心裏也有些畏懼。”

崔進在一旁心道:娘娘您害怕嗎?不過口裏連忙跟著道:“那場景,奴才看著都嚇人,何況貴妃娘娘了,實是沒了別的法子。”

太後擺手,對姜恒笑慰:“你只管回去歇著,此後年氏的安危都與你無幹的,哀家給你做保!也等哀家騰出手,再教年氏規矩。原是哀家年紀大了也懶了,從她當年入王府的時候,就沒好生教導過——宮妃自戕原是大罪,如今倒鬧出宮嬪以死脅迫哀家的事兒來了,傳出去也張老臉也別要了。”

就算不傳到外頭命婦中去,哪怕叫太妃們知道了,太後都覺得在老同僚們跟前大大丟臉。

很是慶幸此事發生在圓明園,且有一就不能再有二。

姜恒聽出了點不祥的味道。

不過,那也是別人種瓜得瓜,與她無關的事兒了。

秀秀一路走一路覺得目不暇接。

她從入宮起就被分到了圓明園,從進了圓明園就到了西苑服侍年嬪,雖說見了些山水風景,但還真沒怎麽見過宮中氣象。

到了坦坦蕩蕩館,姜恒就囑咐秋雪帶帶她:“先按三等宮女的月例給她,你跟秋霜兩個素日多教教她。她現在還小呢,等過兩年,宮裏有人到了出去的年紀,她也就頂上來了。”

秋雪點頭:這小宮女的運氣不知要羨煞外頭多少人,需知貴妃這一向是宮裏炙手可熱的地方,可惜永和宮一直是滿員狀態,多少人情願先進來,做沒有等級的粗使宮女慢慢熬也願意。無奈貴妃不肯多要人罷了。

如今宮裏許多宮女都私下央識字的人教自己,就是為了永和宮再要人的時候,會認字能多一點進去的機會。

但秀秀卻是直接被帶了回來,還不認字就做了三等宮女,自家娘娘還有想培養她的意思。

且說自打姜恒升了貴妃,一等宮女有了四個名額,正好就分給從頭跟著她的秋雪、秋霜、秋露、秋霧。

姜恒進宮六年余,幾個最初的秋,也都到了二十三、四歲的年紀。

擱在別處,就是要調到閑職,與年輕幾歲的宮女交接手裏活計的年齡了——在閑職上熬一兩年就可以出宮了。

姜恒去年就問過她們,若是有想要出宮的,就把手裏管著的人與事交一交,會給她們備厚嫁妝,好好送出去。

但這四人都表示不肯出宮。

這跟什麽思想覺醒女性獨立都沒關系,只是很樸素的人性:趨利避害,要過好日子。

在永和宮就是她們曾經盼望的好日子:世道放在這裏,出去嫁了人就不免伺候丈夫公婆,日日圍著灶台轉,哪裏有在貴妃宮裏料理實務,按月拿豐厚的月銀,年終拿不菲年終獎,出門去各處,人人見了都奉承來的舒坦?

這選擇太好做了:別說秋雪等還沒嫁人對此沒興趣的,就連永和宮裏的乳母,外頭有丈夫有孩子,拋家舍業進來做幾年乳母,絕大多數也就不想回去了。

公主皇子到了四歲後,就只留下兩個乳母照顧日常起居,其余都會厚賞歸家。被放出去的都哭的淚人兒似的——畢竟在宮裏,她們只需要輪流喂好一個孩子就能好吃好喝拿豐厚的月銀,出去後卻要日夜伺候一大家子,只怕夫家還惦記她在宮裏得了的賞錢,沒兩年錢估計就被掏盡了,這日子誰想想能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