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師傅

姜恒剛起來,覺得頭腦還不清醒,就先站在案前練練字醒醒神。

聽秋雪進來將劉太醫的話說了一遍,也仍帶了點剛睡醒的懶搖頭道:“咱們宮裏有事,熹妃那裏完全沒動靜才奇怪。只是她到底晚了,收了年嬪的脈案去也無用,今日太後娘娘剛說了從此年嬪的事兒由她老人家收尾,難道熹妃再令人去盯太後娘娘不成?”

秋雪不由暢享起來:“要景仁宮真這樣糊塗也好。”

姜恒忍不住笑了:就像秋雪想著天上掉餡餅熹妃一時暈了頭犯個大錯一樣,熹妃那邊肯定也是盼著她哪天腦子抽了,最好跟年氏一樣把自己折騰到西苑去住才好,這才不錯眼地看著她。

她這幾年索性就把熹妃當成一種極嚴格的監管部門,用來督促自己不要懈怠,繼續完善改進。

用過晚膳,秋雪讓力大的內監將一只爐子搬到院中,燒了一銅鍋沸水,專用來煮今日從造辦處拿回來的幾匣子銀杯。

秋雪特意搬到院中,就是想讓娘娘親眼看著放心。

姜恒站在窗前,迎著秋日涼滲滲的風,聽著咕嘟嘟的沸水聲,有點出神想念女兒:草原上一貫比京城還要冷很多,這會子下雪都是有可能的。雖知道皇上帶孩子細心,但姜恒還是忍不住又重新想了一遍給女兒打包的衣裳夠不夠穿,敏敏到了圍場會不會吃不慣。

於嬤嬤在旁見了,就尋了些家常話來分散她的心思。

於是在旁溫和道:“娘娘小時候深宅大院住著,不知有沒有吃過每秋京城幹果鋪子賣的黑砂炒的糖栗子。奴婢未進宮的時候吃過,那時候糖貴的很,炒栗子恨不得按顆來賣。”

她原是想引著娘娘用點心的,畢竟娘娘這一日幾乎沒正經用飯,秋冬正是吃栗子的時節。

“小廚房今日還有新做的栗子糕……”

於嬤嬤還沒說完,就見娘娘雙眼發亮轉頭:“糖炒栗子,我竟然忘了還有糖炒栗子!”說來也不知每年深秋時節她在忙些什麽,竟然六年過去,生是沒想起糖炒栗子來!

也是糖炒栗子並非家中會做的食物,都是到了時節,滿街上飄香,姜恒才會想起來去買上一包,熱乎乎撥開吃了金黃甜糯,是秋冬特有的滿足。

因宮裏從沒有街上那種彌漫著糖炒栗子的香氣,姜恒也就一直沒想起來。

“正好支著鍋,咱們自己做糖炒栗子。”

秋雪在窗下看爐子,聽這話就答應一聲,然後叫秀秀:“你今兒也認了造辦處的門了,趁著天色還早,快跑了去要些幹凈的黑鐵砂來,說咱們宮裏要炒糖栗子,他們必就知道了。”

說完還笑道:“造辦處保管有,今兒我去的時候都聞到糖栗子的味道了,必是萬歲爺不在宮裏,各處規矩不免松一些,就自己私下炒栗子吃來著!既如此,他們那黑鐵砂子定是現成的。”

負責管小廚房的秋露和小陸子聽說娘娘要吃糖炒栗子,也連忙記賬開櫥子拿紅糖白糖。另外調了蜂蜜水,準備炒到最後淋一點兒上去,這糖炒栗子才會油汪汪的香甜。

秋露又特意過來回道:“娘娘,要不我再去南果房拿些太行山板栗來吧!咱們小廚房裏的一袋兒,是用來做栗子糕的栗子,果子綿軟,做糕點吃著更粉更細,但要糖炒栗子,還是要太行山的硬栗子最好。”

姜恒看為著糖炒栗子忙成一團的宮人們:好嘛,這些年宮裏倒是培養了許多吃貨出來。

真是不是一宮人,不進一宮門。

天暗的越來越早,姜恒坐在窗下,看著深秋的天漫上霞色。

燈燭與天際霞光相映之時,坦坦蕩蕩館裏的糖炒栗子流水線已經構建好了:有人負責清洗栗子,有人負責烤幹洗過的栗子,再遞給專門給栗子開花刀破十字口的秋露,最後才上鍋,由力氣很大的小陸子親自掌勺炒起來。

掌管小廚房多年後,小陸子已經變成了大陸子,一張臉兒圓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從正面看過去,如同一張圓餅,擋得沒法同時看見他兩只耳朵,成為了永和宮貨真價實的‘一只耳’。

整個坦坦蕩蕩館內,全是人聲煙火氣與香甜的糖炒栗子香。

姜恒撥開第一個糖炒栗子的時候,六阿哥回來了。

“額娘!”幼童的聲音還分不太清男孩女孩,姜恒一個恍惚,差點要叫“敏敏進來吃栗子。”

後來才反應過來,是兒子回來了。

今日姜恒沒空教兒子讀書,之所以沒有被兒子催促,正是因為今日六阿哥也不在家,他興奮地去九州清晏看他的專屬小書房去了。

皇上給他請的啟蒙師傅是男子,自然不可能來後宮裏教導阿哥。

而六阿哥的年紀又還不到離開額娘獨立生活的時候,皇上就在九州清晏後殿裏,給兒子選了一間安靜的小房間作為幼子的啟蒙書房,讓他白日去念書,下晌下了學依舊回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