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3頁)

蕭肆閉上眼睛,狠了狠心,說:“以退為進,成國公府想撤了,他們要撤離京城,退守東邊。”妹妹在成國公府,他家的人是真的待她好。她在成國公府沒受委屈,比在宮裏和京城自在多了。

皇帝擡指點點蕭肆,再次道:“別學你大哥。”作為一個帝王,仁慈是會要了性命的。他的心情也極復雜。陳王心狠,倒是合心意,但若把陳王放在先太子的位置上,自己的屍骨怕是早已經爛透了。

蕭肆說道:“成國公府要是撤了,京裏就沒了制衡英國公府的了。可他們的兵力一削再削,賴瑭一封接一封的急報發向京城求援,顯是去意已決,即使京中發生些什麽事,他們多半也是選擇坐壁上觀,已經失去制衡的作用。”

皇帝看向蕭肆,問:“你想放他們離京?”

蕭肆道:“北衛營三萬精銳,皆是擅戰者,無論在哪動起刀兵,終究是場血戰。東陵齊國必須得擋住,齊國皇帝姜祈為當世罕見之猛將,他打出收復齊國舊土的旗號,為大盛朝的疆土志在必得,傾舉國之力來攻。東陵戰場,再多的人投進去,都不嫌多。以三郡之力打齊國,戰事應當是吃緊的。”

他看向皇帝,一字一句道:“東陵,不能敗。即便賴瑭勝了,也是慘勝,需要修養,十年之內成不了氣候。但若是敗了,大盛朝危矣。”

皇帝頷首:“東陵,已經把成國公府的清郡、尚郡和衛國公府的保平郡牢牢地拖住了。”

蕭肆道:“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京城,只留朝廷的兵馬。讓英國公和成國公都撤。賴瑾去了西邊,讓柴絢帶上三萬兵馬去北地。”

皇帝側目,盯著蕭肆,噗哧一聲笑了。放賴瑾離京是失策,放柴絢去北地,妥!

北邊那地兒,俱都是深山老林子,樹木長得好幾個人合抱粗,砍都砍不動,開荒極難。一年裏大半天時間都是冰天雪地,只有夏天能種一季糧食,過冬都難。

成國公十三歲的幼子都能去駐邊,一路上招兵買糧混得風生水起的,柴絢三十來歲,入朝為官十余年,莫不是連個孩子都不如?

皇帝當即叫蕭肆去辦這事,比照賴瑾的待遇,給柴絢加封二品鎮北大將軍。

他等到去往清郡、尚郡的人回來,確定成國公府的兵馬都叫東陵齊國拖住,準了賴瑭求援的折子,令北衛營將軍賴琦帶著三萬精銳赴東關安支援,也準了成國公告老還鄉的折子。

老成國公致仕,世子賴瑭襲爵為第二代成國公。

賴瑭襲爵的詔書發下去,成國公夫婦以及賴琦帶著北衛營三萬兵馬離京後,皇帝一紙詔書送往青山郡,召青山郡郡守博英郡侯進京。

他的兒子不會打仗沒關系,趁他活著,替兒子把這些能打仗的都拖到戰場上相互耗死不就得了。

作者有話說:

先太子是蕭彰,新太子是寧王蕭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