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2頁)

要怪就怪錢國勝生不逢時吧。

至此錢國勝失去了所有的主動權,陳晚等他緩和了情緒,才開始說自己的計劃。

首先是產能的問題,在當前政策之下,衣服只能由陳晚來做。以夾克為例子,除去必要的學習時間和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時間,陳晚每天最多能做三件同尺寸同顏色的。

其次受產能限制,錢國勝的銷售手段必須發生改變,貴精不貴多。提高價格,降低購買人數,這樣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另外還可以私人訂制。

“私人訂制?”錢國勝疑惑,“怎麽私人訂制?”

陳晚指了指設計本:“我給你畫一本彩圖,不想要大眾款的可以從上面選自己喜歡的款式,然後我按照對方的具體尺寸來做。”

簡單來說,陳晚沿用了成衣和高定那套。

錢國勝恍然大悟,看向陳晚的目光中充滿了贊賞與崇拜,一個裁縫定做,怎麽經陳晚一解釋就變得那麽高級了。

前面的聊完了,接下來該商量的是具體的合作模式。

陳晚不是黑心資本家,盡管錢國勝不占優勢,他依然給了錢國勝兩個選擇。仍以夾克為例,一是進貨銷售模式,陳晚花錢從錢國勝手裏買布,錢國勝以每件20的價格從陳晚手裏拿貨,賣多少錢陳晚不管,多出那部分都歸錢國勝所有。

二是控股共贏模式,一起承擔成本分享利潤,錢國勝提供布料,陳晚提供衣服,統一價格,銷售後減去成本,利潤四、六分,錢國勝四,陳晚六。

後者看來似乎對錢國勝更為有利,但陳晚也不虧,這樣結成的利益共同體才能把錢國勝綁的更牢。陳晚完全不用擔心布料,為了多賺錢,錢國勝會自己想辦法把買布的成本降到最低。

錢國勝思考良久,從長遠的發展考慮,選擇了後者。

“以後就要麻煩錢哥了。”協商完畢陳晚草擬了一份合同,確認無誤後兩人簽字按手印,一式兩份,待條件成熟了再走正軌程序。

“不用這麽客氣。”錢國勝把合同疊好,又和陳晚商量了一下具體細節,等全部敲定後他看了眼時間,時針走過四點,他們竟然談了足足三個小時,“劉強說你們是坐車來的,這個點過去怕是來不及了,你們晚上準備住哪?”

“我們有住招待所的介紹信。” 陳晚早有所料,他昨天特地去大隊開了介紹信。

見陳晚有備而來,錢國勝於是沒有說出他的安排,他原打算去他舅舅家住一晚,把宿舍讓給陳晚和許空山。

“那行,這會時間還早,我帶你去倉庫看看吧,你把布挑好,我去找人開條子。”錢國勝有自己的門道,開不成生產線,買點布料還是沒問題的。

陳晚欣然答應,他終於能盡情挑選布料了。

倉庫管理員是錢國勝舅舅的親戚,錢國勝叫他董叔。

“倉庫有的布料都在這上面了,你們看看吧。”董叔拿了本貼滿布條的冊子給錢國勝,錢國勝轉手給了陳晚。

從材質上紡織廠共有兩種布料,分別是棉布和化纖,也就是所謂的的確良,聽說生產的確良的機器是從國外進口的。

同樣的材料織法不同出來的面料厚度和手感也不同,再加上顏色,陳晚初步估計這冊子上的布料有至少二十款,遠比他在百貨商店看到的多。

雖然陳晚偏愛棉這種天然材質,但作為當今流行的布料,的確良也有一定的優點,因此陳晚兩種都各選了三款。錢國勝來時跟他說了,布票和錢的事不用陳晚操心,他只管選就是。

陳晚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各選了大概能做十件衣服的量,加起來就是三十件,夠他忙活十天半個月的了。

第一件衣服陳晚和錢國勝一致決定做夾克,現在氣溫正合適,有購買意願的人也多,等積累好客戶群,他們再推出別的款式。

紡織廠的行政部門是準點下班,錢國勝明天早上才能拿到布,他一擺手,對陳晚說今晚請他們吃飯。

“這家店的梅菜扣肉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你們一定得嘗嘗。”錢國勝把吃飯的地點選在招待所附近,這樣陳晚他們吃完能直接進去休息。

他點了幾個招牌菜,又要了二兩酒,慶祝他和陳晚達成合作。

純白酒性烈,陳晚抿了口,辣得直吐舌頭,不肯再喝,剩下的全進了錢國勝和許空山的肚子裏。

“明天早上九點我在正門等你們。”錢國勝酒量不錯,毫無喝醉的跡象,他把陳晚他們送到招待所門口,然後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