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5頁)

他們會按照人頭劃分土地。

會盡量考慮一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土地劃分到一起,劃分後也允許內部自由調整。

但最後一旦確定下來,那麽分下去的土地就必須開墾出來。

無論是居民自己開也好,花糧食雇人開也好,反正到時間小區要檢查,分給個人的土地不能依然荒置。

然後小區會出面去鎮子上為全小區的人統一擔保貸購種子。

待種出來的東西收獲之後,也會由小區統一送到政府售賣。

換得的糧食按比例與居民分配。

至於分配比例,這個待定。

畢竟小區的管理者們自己也不懂得怎麽種地,這要摸索後大家再商量著決定。

這方案說出來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最後以全票通過。

只有在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沈淙舉手問了兩個問題。

她說:“兩位隊長,我想咨詢一下,如果不是去高層那邊收撿的垃圾,而是自己家的廢品要往外賣,這種要不要給小區交糧食。”

她這問題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別墅區原住民的響應。

因為高層那邊的人過來的時候個個是光杆司令,什麽也沒有帶,他們卻都還有房子。

家裏壞了的門窗,砸的不能再利用的家具,如果能賣錢,大家也是願意跑這一趟路的。

石磊和曹洪敏立刻想到了沈家後院那被砸得稀爛的鋼架子房,頓時也跟著一陣肉疼。

兩個人甚至都沒有交換意見,立刻同時表示了贊成。

還說,除了自家的垃圾,只要不是在小區內撿的,這百分之二十全部都不收取。

還鼓勵大家多出去走走。

畢竟現在政府能力達不到,周圍特別是靠近裂縫的地方還有很多廢墟,真找找不是找不到能賣的東西的。

反正就一句話,只要能換來糧食,能想的招兒大家盡管去想。

小區能提供的幫助也一定會想辦法提供。

聽領導們這麽說,大家更振奮了。

然後沈淙又提了第二點:“隊長,小區分攤給我們的土地種出來的糧食蔬菜要上交,那麽我們在自己家裏種的也要按比例上交嗎?”

說到這裏,她又多解釋了一句:“這一點我想說明一下,其實咱小區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最早的時候我家多買了一塊地,當時是為了給我公公用來種草藥的。結果這藥還沒種,先地震了。

這地我們肯定是要用起來的,那這塊兒地的出產我們也要交嗎?”

“不用。”曹洪敏回答的很幹脆。

“不僅你們,咱小區誰家在自己的房子裏種菜種糧都屬於自己私有。有能力有余力自給自足的話,大家都去種,我們支持!”

說到這兒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很沉重。

“咱小區沒有領導,說白了咱就是一群受災的人擰成一股繩一起與老天爺對抗!

大家能想到的自救的辦法都可以去試一試。

只要能活人,只要不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咱能幫的都會幫,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這段話雖然說得很鼓舞人心,可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話後面的壓力。

每個人心裏都沉甸甸的。

會後,沈淙和沈父回了家,也將會議內容告訴了每一個人。

然後沈建義問女兒:“淙淙,你說的那個垃圾是指什麽?你是要把咱那鋼建房給賣了?”

“不是,就是一個理由。”

沈淙解釋:“我之前一直在想那些鋼架子怎麽處理?全部收回空間吧,那麽大的一堆東西忽然不見了,總得有個說法。可放在那兒真占地方。

而且時間長了,我還怕東西放壞了。

現在小區答應咱可以去賣廢品,那我們就可以把它切割開運到小區外面,然後我再把它們收入空間裏。

反正也沒人會去較真咱最後是賣了還是怎麽處理了。我今天問就是為了要一個對外的說法。”

“我想著就是。”沈建義點了點頭。

而沈淙想的則是另外一件事。

她說:“爸,咱把太陽能利用起來吧,別遮遮掩掩的了。咱家裝太陽能,還有後來你和顧愷修太陽能的事兒一個小區的人都知道,本來也沒什麽可遮掩的。

以前不敢讓大家看到咱用,是怕有了比較,鄰居們看了心裏不爽,別扭。

但我現在想想,其實咱們自己家根本用不了那麽些電,更用不了那麽多的儲電設備,存著也是浪費。

這樣的話不如專門送出去一份給小區的人用。

這樣咱就算是白天的時候用切割機,用電鉆,晚上開個燈也沒人能說什麽,咱自己的效率也提高了。”

“把那個大功率戶外電源拿出去給物業,讓他們看著用。早上送去,晚上拿回來充電。”顧愷提議。

“行,把那個兩千瓦的戶外電源給他們,那個還帶太陽能板。現在這太陽,就算是電用完了,過不了多久也能續上。一台機器能幹好些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