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5頁)

這讓他們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大家商量了一下覺得這樣不行。

於是他們沒有如其他人那樣繼續留在原地等,而是全體都先回來了。

這天晚上小區各個居住點的負責人再次聚在一起開了個會。

這一次石磊他們沒有讓大家再集思廣益,而是直接說了他們幾個今天一起出去的管理層在路上商量的方案,讓大家討論。

他們的方案其實已經很詳細了。

方案分了好幾條。

第一條:鼓勵小區的人按照地震初期那樣自己組建小分隊,然後以小隊的形式出去攬活。

這些小隊出去找著什麽樣的活,賺多少糧食小區不管。

每人每天只要按照政府一個壯勞力分發的口糧上交百分之二十給小區就行。

這種口糧都是有定數的,一般都是一人一天半斤。

那麽一個人一天只要交一兩糧食回來,剩下賺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這樣的好處是,因為是小隊協作,那麽自己組隊的時候大家都會找熟悉的,了解的,而且能力差不多的人配合。

這樣就屬於強強聯手,那麽在外面的時候競爭力必然強,搶到活兒的幾率就大。

這時候自然是誰強誰沾光,無可指摘。

當然這樣必然會有一些實力差的人會沒有小隊願意接收。

那麽小區也給這些人提供了另外一個掙飯的機會。

這個機會還是石磊發現的。

他在鎮上轉的時候,看到鎮子裏很多婦女老人還有半大的孩子在那些廢墟裏挑挑揀揀。

有人用鐵鉤子,有人甚至就用手,他們不顧危險從那些建築垃圾裏挑出有用的東西,然後送到政府收購點。

這樣也能換取相應的幹糧。

石磊回來就把這個信息告訴了管理層的人,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開放高層小區,讓願意的人進去撿垃圾。

高層小區之前作為重點防疫地點,被撒了厚厚的殺毒-粉。

因為那些藥物太過於刺激,加上那邊屍首造成的汙染,臭氣熏天。

所以在裏面的人全部搬出來之後,就把門都鎖了。

雖然也談不上把小區封閉了,可實際情況就是根本沒誰會過去。

但現在形勢逼人,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考慮一下那邊的剩余價值了。

那邊的樓體坍塌後,各種鋼筋啊,門窗框架啊,廢木頭啊甚至一些遺物,其實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小區現在承諾,如果願意,院裏的人都可以去那邊收撿雜物運到鎮子上去賣。

小區可以提供運輸工具,當然也可以自行解決。

收撿到的雜物在出小區門的時候要過稱,賣後得到的幹糧同樣要繳納百分之二十作為應急物資儲備。

對於上交百分之二十這一點,其實大家都習慣了,而且也沒什麽異議。

畢竟截止到目前,小區的這批管理者還是比較為公的,沒什麽私心。

從最早小分隊出去尋找食物,到後來飛機投放救援物資,大家一直在交這個百分之二十。

每個人少吃一口,其實習慣了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但集中到一起效果就出來了。

災後小區蓋房,解決糾紛,包括現在大家沒攬到活兒斷糧,用的全是之前的儲備物資。

即便是為了自己,大家也願意把這點糧食交出去。

在如今這樣一個險惡的環境裏,小區對於每一個住在裏面的人來說,都是港灣,是家,是最後的退路。

大家都很珍惜這樣的環境。

對於必須留在家裏無法外出掙糧的人,小區也有要求。

那就是——開荒種糧吧!

他們這一次采納了沈淙最初的提議,暫時不考慮外面那一公裏的土地了。

只是商量著要找人去高層那邊弄點大塊的混凝土垃圾堆在邊上算作界碑,至少說明這地方小區占了。

而大家真正要種的是小區內部的空地。

雖然別墅區一下子多了兩百來口人,可當初石磊還有老劉他們規劃的好,房子設計的全部是那種類似於單身公寓的小宿舍樓。

每棟樓都是三層,每層有十五套房子,每套房子都是小兩室,面積在六十平方左右。

這樣的樓在小區內規劃出了六棟的位置,目前已經差不多建成的有兩棟,一共是七十套。

這七十套房子住高層那邊過來的,不到兩百人已經完全夠用了,另外的房子暫時大家也沒準備再建。

這建成的兩棟樓又不用考慮什麽綠化,恨不得怎麽儉省怎麽來,所以總體所需位置加起來甚至還不夠之前四個獨棟所占據的面積大。

加上小區本身就建在郊外,土地便宜,當初也是以容積率小和綠化面積大作為賣點對外宣傳的。

於是即便多了兩百來號人,別墅區可利用的土地也足夠每人分到不小的一塊兒。

這一次小區的領導層態度就很堅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