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3/3頁)

使臣不敢得罪閹黨,唯有忍氣吞聲。

柳竹秋收到消息撫掌大笑,只等樂原君來京就好啟動下一幕大戲。

六月中旬京城收到荊襄暴、亂的消息,慶德帝下旨發兵鎮壓,百姓日常的交流也都圍繞這一話題。

自建國之初荊襄流民就是困擾朝廷的大難題,在唐以前,荊襄本是天下聞名的富庶之地,到了南宋時期,這裏成為南北政權爭鬥的主戰場,數十年的兵燹將當地的人煙掃蕩一空。

元末明初紅巾軍大起義,幾方割據勢力又在此地鏖戰,耗盡了荊襄一帶最後的元氣。

開國後太、祖下令封鎖荊襄,只在襄陽等戰略要地設置了幾個衛所,禁止百姓入駐。

經過漫長的百年,全國各地出現人多地狹的矛盾,失去土地的農民為逃避賦稅徭役悄悄湧入荊襄,自由地開墾耕地,慢慢累及到百萬人口。

如果朝廷能順應時勢,重新在這裏設置州縣加以治理,是能夠實現平穩過度的。

然而地方官們都不願承擔責任,相互推諉,或者幹脆屍位素餐,致使流民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忍受不了地主壓迫的農民將荊襄視作天堂,不斷向此地逃匿。

各地官府和地方豪強失去大量勞動力,開始上書朝廷要求嚴格執行荊襄一地的封禁令,將在當地安居樂業的流民趕回原籍。

流民們不甘辛苦建立的家園被毀,朝廷的禁令一出便遭到他們的激烈反抗,自三十年前起,幾乎每隔數年就會爆發一次大規模的動亂。

柳竹秋這幾日回家都發現蔣少芬郁郁不樂,她也曾是荊襄流民,了解當地情況,知道朝廷出兵鎮亂,所剿殺的都是些苦出身的老百姓,故而物傷其類。

等到只有主仆二人時,她向柳竹秋詢問這次暴、動的起因。

柳竹秋說:“今年安徽江西兩省遭了旱災,致使十幾萬難民逃往荊襄地區,官府為阻止流民外逃,又對荊襄實行了封鎖令。那裏的新舊流民不肯相從,便在幾個頭目領導下暴力抗擊執法的官兵,聽說戰亂已波及到江西境內了。”

蔣少芬沉悶良久,嘆道:“我小時候老家也發生過暴、亂,情況和這次差不多。朝廷懶得管我們,無事時任我們自生自滅,一有災情匪患就把責任統統怪罪到我們頭上。地方官救災不力,難民們當然要往別處尋生路,把人困在原地,是要他們活活餓死嗎?”

柳竹秋未親涉官場已很了解貪官汙吏們的習性。

據近期來京的皖贛人士介紹,今年兩省的旱災並不十分嚴重,朝廷也及時發放了救濟,減免當地賦稅,可是錢都被蛀蟲們貪汙了。

而官員們的主收入是耗羨銀,朝廷不征稅,他們去哪兒找火耗糧耗?

因此巧立名目自設了一堆苛捐雜稅,刀子舉得比往年更高,下得更狠,導致難民逃亡的實非天災,乃是人禍。

她想去年山東江蘇發生十年未遇的蝗災,在太子以工代賑的救災方略下保障了災區百姓的溫飽,未有亂象發生。

今年這項水利工程更取得了實惠,不僅南北水上商路更暢通快捷,沿線的灌溉系統也發揮功效。

今春這兩個省份同樣月余未下雨,靠人工開鑿的溝渠灌溉農田,小麥和其他農作物都實現了豐收。

所以說老百姓“靠天吃飯”一點不假,這個天不單指“老天爺”,更代表治理國家和地方的“天子”以及“青天大老爺們”。

比較而言,老天爺更容易給人們好臉色。

柳竹秋打算向朱昀曦進諫,說服他奏請皇帝再派他去賑災或是指揮本次荊襄平亂事務,借他的手為當地百姓減少苦痛。

作者有話說:

①出自杜甫《垂老別》感謝在2022-04-30 09:27:12~2022-05-01 09:05: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藍花 2個;cwhy64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讀書小巨人 50瓶;三月三日的風 40瓶;子絳 10瓶;知時節、皮幾幾鼓泡泡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