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3/5頁)

因為教案是在開課之前買的,單看雲程舉例的內容,就知道人家沒可能看上他們那點東西。

此時給出去,都很灑脫。

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是跟葉延之前一個讀書狀態,沒去書院,在家自學,定期帶著問題去找附近的秀才請教,這樣束脩會省下很多。

対大部分人來說,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事。

但対所有人來說,得先把日子過下去,能先把這一身學識變現,才能更好更安心的去科舉。

這次院試考中的,都已經開學在讀了。

余下的,是要繼續考的。他們說,下回院試時,再來府城,看能不能給雲程帶來一冊滿意的稿件,也要在書冊內頁裏,印上話本鋪子的印章。

雲程聽著很期待,“那我等你們來。”

有第一批打頭陣,余下的書生們也開始三五成群的,找了老鄉,商量歸期。

趕著趟,雲程畫的《艷.遇記》畫冊終於開始發售,用的葉存山的筆名:雲山先生。

認識他們的人,一看這筆名,就知道是他們夫夫倆的作品。

古代人含蓄,即使是性格直爽的,也不好去問雲程這個小夫郎,畫冊是不是他畫的,葉存山就把這口黑鍋背得死死的。

總有人不清楚雲程的技能,他們就要誇贊葉存山能寫能畫,是個人才。

文稿的銷量高,因討論的人少,只有數據能證實這點。

漫改以後,畫成圖冊,那就是春宮圖,還是雲程沒有經過壓價的春宮圖,按照普遍的售價來,銷量主要集中在小林書齋。

其他大書齋書局看著眼紅,礙於顏面,還有鋪子裏主流的“正經”書籍,不好去引進,只能看著能趕往外地的書商們,進了一批又一批的貨。

這些銷售額,給話本鋪子裏回了血。

不然按照雲程這種運營方式,他今年都別想掙錢。

學費沒收一文,還要倒貼銀子給講師發月錢的。

他還不是按照月份去發,是按照單次授課去發。

是參考了書院先生們的授課收費,略微低一線,明面上不張揚,到月末再給獎金,就差不多。

金掌櫃算盤打得噼裏啪啦,跟雲程說鋪子裏現在有人能寫那種帶劇情的艷.情話本了,“是老爺教的。”

雲程回家就問葉存山什麽時候教的,葉存山說上回金掌櫃說的時候,他就抽空教了,“這不是給鋪子裏添進項?我之前都不知道它賣得好,肯定有人仿寫的。”

仿寫的東西,都大同小異,不如加新劇情,有新的大鍋肉香。

他趁早教人寫,就能自己把這銀子掙了。

這樣也挺好的。

雲程買了畫冊回來收藏,葉存山約他晚上一塊兒看。

雲程要揶揄他,“喲,這是誰呀,這不是‘正經人’葉小山嘛,你怎麽能邀請我半夜三更看這個?”

葉存山老實受著他言語裏的嘲,知道他是開玩笑,順著他的話講,“我很想你,你陪我一起看吧?”

他問雲程:“給你買雞爪行不行?”

雲程繃著小臉,點頭幅度極其輕微。

“好吧。”

真心想要學寫話本的人,最初就在公開課了。

期間人數起伏過,到一個月的時候,徹底穩定下來。

府城沒其他考試,逐漸恢復考試淡季,偶爾有外地商人來,也只搭著聽個樂子。

所以現在情況是,書生走一批,班上的人數就要少一批。

本身趕時間,想在最短時間裏,學到最多的人,都早早因為表現優異,進入了小班上課。

現在他們結伴回家,每走一批,雲程就要輕松一些。

目前來說,他工作量還是很多很雜,卻在高強度工作的幾月裏,把工作能力鍛煉出來了,管的人少了,精神狀態都恢復了。

看人時,眼睛有光有神,說話不是懶洋洋的沒力氣,是能跟人開玩笑,語氣聽著活潑。

七月底,暑氣還濃。

雲程沒叫葉存山跑,是讓知新去柳小田的鋪子買鹵菜,“你們多買一些,給彭先生也捎帶一份,我看他愛吃涼菜,能再買點涼菜。”

相處久了,彭先生慢慢開始表現出喜好,能跟他們說說想吃什麽菜,喜歡吃什麽菜,照顧起來更妥帖。

說到這個,雲程還想起來,“前兩年到換季時,彭先生都上吐下瀉的,去年不是找著原因了麽?我看現在開始準備差不多,剛好存銀有點小突破,又開始做衣服了,回頭讓他給彭先生量體裁衣,說練手,差不多換季時,就給彭先生換上夾棉的衣裳。”

來府城兩三年,他東西依然少得可憐。

古代是要孝敬授業恩師的,這兩年彭先生待葉存山好,他們塞過去學習的人都樂意教,対雲程這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現在純擺爛的態度也看得開,現在喜歡給圓圓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