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5頁)

先是便於存档整理,再是方便助教復講,然後就是現在。

等到結課後,雲程會考慮將所有內容刻印,會有完整版跟精華版。附帶隨堂作業,也會去抓典型的例子附帶上。

離了府城,也能自己學。

典型的例子,就是班上書生們的功課內容。

這事需要獲得授權,免得遇見了臉皮薄的書生,受不了被人指指點點,公開處刑,往後出亂子。

獲得授權的這部分功課,會酌情給點潤筆費,數量不會多,是點心意。

這件事,雲程跟培訓班主要負責的幾個管事,一起溝通商量了兩三天,敲定細節以後,恰好趕上他去上小班課時,在下課前拖堂,給大家說了聲,具體內容還有貼榜,再有不懂,歡迎隨時咨詢。

答疑這部分在開班兩個月後,有了更細致的劃分,其中就有公告答疑區。

培訓班發布的公告,他們有任何不懂,都能直接去問。

這次公告,引發了一些不安。

有人在猜是不是雲程不想開班了,覺得累了。

因為真的參與進來後,即使只單純跟班學習,都能感受到培訓班一直處於連軸轉的運營狀態,各方面都沒停止運轉,為學員服務這塊做得非常好,可他們沒有任何一人交過學費。

唯一花錢買的教案,也能從厚度和字數上,看出來用心程度與性價比。

這事傳到雲程這邊,就需要再出面解釋,安撫人心。

不說考慮到他們身上的銀子快要用完了,會留不了多久,而是說中秋節快到了,他們出來數月,也該有人想家,思家心切。

既是解釋,就把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寫作相關的問題,無非就是那些東西,人設,情節,還有如何構建出完整的故事。

遇到的寫作問題,大多數都能在其他人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只要肯下功夫,在現在建立起基礎認知的情況下,往後沒人再深入去教,他們也能自己摸索出一條路。

在雲程看來,這條路雖會辛苦一些,會走幾次彎路,撞幾次南墻,但會比直接吸收前人經驗要好,要紮實。

因為任何東西,都是實踐得真知。

知道一道的菜做法,也要自己去做過以後,才能熟練掌握。

也不用害怕沒人批改,會対寫出來的文章沒底,讀者是會有選擇的,他們可以去投稿,這篇文的成績,最終都會反映在這裏。

舊事重提。

雖開課之初,就說明了是商業性寫作,不貪圖錢財,不為掙銀子,只為自己寫得開心的人,可以不學他這套,礙於沒人因這點離開,雲程授課時,就默認他們都是接受這點的。

實際真要放他們自己去寫的時候,他還得再三提醒,以表示対此的重視。

有的文章被拒稿,不代表寫得不好,需要考慮到受眾問題,還有審稿人的口味問題。

理智上知道這點就好,不必太苛責自己,也不用全部埋怨別人。

故事初期的練習,是可以給身邊的人講。

有人願意聽,願意聽的人認真捧場,捧場的人非常想知道後續,這個故事就成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動筆以後,把它寫得如講述出來的一樣精彩。

雲程從前認識很多同行,他們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毛病——私下講腦洞,說某個梗的時候,會非常有趣,寫出來以後就寡淡無味。

抓梗能力好,抓熱點能力好,踩核心萌點的能力也好,卻沒有駕馭全文的能力。

一步步皆是修行,不比其他行業輕松。

這次解釋,他是上的公開課,把這部分的能力拓展,逐一展開講,叫它《結課訓練方向》。

實際距離結課還遠著。

這次的公開課,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特別是囊中羞澀,已經開始準備離開府城的學生們。

他們已經學習了兩個月,收獲與進步都是自身能感覺到的。

很想繼續學到結課,奈何現實不允許。

所以很擔心後面的內容沒學到,前面的努力都會白費。

有雲程這次的後期訓練方向兜底,也有會在結課後整理問題跟正課教案的承諾,他們走時再覺得可惜,心裏卻沒那麽難受了。

第一批休學告別的學員比雲程想象中要早,甚至沒等到第一冊的答疑手冊刻印出來,就結伴到話本鋪子這邊跟他辭行。

能提早走人,還能特地來一趟的,都是寒門學子,知恩圖報的——至少得大部分人知恩圖報,小部分人裝也要裝出個樣子。

他們是說無以為報,把自己的功課都裝訂整理好,一起送了過來。

看後期雲程需要什麽例子,從裏面隨便挑。

潤筆費就不要了,全當他們交學費的。

在進班之前,他們腦子裏還沒有“偷梗”的概念,沒有自己想出來的故事靈感,會被人偷走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