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自己過來親我(第2/7頁)

一說他就會做,聽雲程說他這桌子做了不是為了煮吊鍋,而是為了叫自家夫君看書寫字時不冷,還提了個意見。

“要麽下面的鐵皮我給你縮短?不挨著地面,桌板下凸出一尺多,能省柴火,也省工錢。”

這就桌面暖著,桌下腿腳還是涼。

雲程見過取暖的矮桌,四周縫了被子,席地而坐也可以。

他問木匠書院裏的桌子都是多高,對著旁邊小桌比劃後,雲程覺得差不多,就按照這個高度做。

又出一筆銀子。

紙鋪他今日沒去,昨天就沒能幫上忙,全程在樓上躲懶,蹭了個飯。

今天第一天開業,存銀都要教人織毛衣,他過去大抵只能跟葉根尬聊。

這樣一想,他還不如回家寫小說掙錢呢。

紙鋪裏今天不忙,鋪子外邊的“裁縫鋪”牌匾昨天一起摘下叫王掌櫃的拿走。

新的牌匾今天掛上,取名是“靜河紙鋪”,用村名做招牌。

村裏沒做出多少成品紙,葉根來時一起帶來了,不然羊毛織品昨日被人包圓,他們今天鋪子還要空置。

他跟葉糧兩人一人沖泡了一碗藕粉,吃著滋味不錯,還叫葉慶陽也吃一碗。

這還是葉慶陽買的呢。

葉慶陽在忙著記賬。

從造紙當天,葉根就一條條記錄了開支。

原材料都是現砍,不算。

人工是寫了名字,後面記了月錢數額,要到一月才發錢。

其他開支零零散散,比如采購了羊毛多少,一件毛衣是手工費是多少,手套又是多少。

單看起來條縷清晰,實際做賬時也密密麻麻不好算數。

葉慶陽趁著今日不忙,想把東西都整理好。

他說:“給存銀泡一碗吧,那孩子嘴饞。”

存銀有雲程給他買的一小桶,抱著誰都不給呢。

葉根還說他出來一趟,人反而小氣了,以前在村裏多大方一孩子。

葉慶陽就笑:“他對程哥兒大方著呢,昨天買的糖炒栗子都給送出去了,我都沒吃著一顆。”

葉糧一碗喝完,渾身熱乎,“我以前當貨郎時沒這好東西,不然村裏縣裏來回跑幾趟,也能掙幾個錢。”

別說掙錢了,葉根還惦記著過幾天回家,也買些帶回去。

雲程這次給葉二叔家買了,也給葉大家買了,村裏人現在就愛在煮樹皮的臨時作坊裏紮堆烤火嘮嗑。

不消一天,就得被全村羨,他家也得有。

葉慶陽沒吃過藕粉,不知道味道。

東西不多,他買了就放紙鋪,大家都嘗個鮮,只給村裏送回去了一小桶,給他爺爺吃。

他也有二十多天沒回家了,心裏想念,說雲程估摸著也是想家,出來沒幾天就往家裏送東西。

雲程可一點不想家。

東西交給葉虎送回村以後,就忙自己的事,只要村裏人都知道他跟葉存山沒忘記爹娘,記得給他們買東西就行。

村裏也正說這事。

說葉二叔命好,前頭兩個兒子壯實能幹,老三學識廣博,三個兒媳也家裏家外一手抓。

這日子都這樣了,還能白撿到葉存山夫夫倆。

葉二叔嘴笨,家裏忙碌多年,很少出去遛彎,聽著打趣也就是笑呵呵的一張臉,誇都是好孩子。

趙氏就得意了,不說運氣也不誇誰,就說這藕粉真香真好吃。

她今天抱著嬋姐到臨時作坊烤火,端著個碗喂嬋姐吃藕粉,還問嬋姐香不香。

嬋姐長這麽大,成天粗茶淡飯的吃,零嘴偶爾才有一點,吃過就忘了味道。

這藕粉加了糖,吃著甜滋滋的,她不知道哪個是藕粉味哪個是糖味,就只睜著雙大而圓的貓兒眼,邊吃邊含糊說:“好吃,很好吃。”

葉大今天也在,原本以為是他家獨一份呢,一看葉二叔家裏也有,臉立刻就拉下來了。

這是什麽意思?

葉二叔這個當大伯的,還能跟他這親爹一個待遇?

他養了兒子快二十年,成親也給了二十兩銀子,紅包都包出去大幾兩,還比不上葉二叔收留人住幾天?

他想說葉存山夫夫倆都是白眼狼,聽著四周都是誇贊的話,再一想這造紙的法子是雲程給的,織毛衣的法子是雲程教的,全村現在多少人指著這東西吃飯呢。

就連他現在烤火的小屋子,都是為了煮樹皮造的!

葉大憋得厲害,旁邊人還要跟他搭訕,“葉大,你怎麽還拉著個臉?是這藕粉不好吃嗎?不好吃可以賣給我們嘗嘗。”

葉大陰陽怪氣道:“好吃也不是給我買的,你們要買,得去問問金花跟李桃。”

葉虎送藕粉去他家,可是點名指姓說這是給兩個孕婦的!

聊天時你一句我一句的,明擺著是給她們倆的,還有人嘴快問:“為什麽?你家你不做主啊?”

葉大:“……”

陳金花拿了藕粉,立馬去孝敬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