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自己過來親我(第4/7頁)

原想說人沒問題,明日就上工。

去看了以後,葉存山尷尬勁兒又翻倍,他在外面嘴皮子利索,問了他家冬日裏還接不接漿洗的活,也算蒙混過關。

日子是真的難過,進去看看夫夫倆的精神面貌就感覺得到。

他現在是顧不上自己尷尬,就怕雲程不好意思要人來了。

雲程知道套路,能這麽問,肯定是他認識的人。

他不認識幾個書生,能叫夫郎也出去幹活的,只能是那位今日冒雪擺攤的窮書生元墨了。

算他半個先生。

難怪葉存山欲言又止,想說不好說的。

雲程不尷尬,“沒事,我看他沒其他書生的毛病,真面皮薄,也不會風雨無阻的支小攤了。”

還揶揄葉存山:“你之前還想我去杜家做書童呢。”

葉存山不想提這往事。

媳婦肯定是不能送到別人家裏的,日子真過到那一天,他賣力氣也能養家糊口,大不了不讀書。

“那我明天去問問他家夫郎願不願意過來試工幾天。”

雲程答應後,葉存山又講了下賣本子的事,若可行,就再跑一趟紙鋪,跟葉根打聲招呼。

雲程統統沒意見,他其實不擅長做生意,上輩子在家聽他爸跟他哥說起的時候,只覺得頭疼。

有多的余錢他也只會存起來,吃點薄利。

讓葉存山自己做主,“我聽了頭疼。”

他閉眼躺著,身子暖了困意越發濃郁。

葉存山看他這樣,有心想問問昨日打卡的小雲朵獎勵怎麽還不給他,也不好問了,讓他睡,自己溫習背書寫功課。

今天也冷,他把雲程給他做的筆盒墨盒拿到了小桌上,將就著研墨謄抄。

結束後收拾東西,按照雲程說的記憶曲線背書。

之前背的不提,根據新學的內容來,新學的背下了,再溫習的寫下來,後續溫習次數增多,產生間隔了,再往裏穿插別的書背誦。

葉存山聽過原理,覺得可行,準備先試試。

他算著,這東西他一個人來不行,決定再找葉延還有杜知春都說一下,先就他們三個人照著法子來,等下月覺得能提高效率,就再說與其他同窗聽。

到時紙鋪的打卡本的銷量指不定會帶動一波。

紙鋪開業後,北城姜氏很快注意到了。

其實上次葉存山從府城帶回來一批低價紙以後,他們就注意到了。

那批紙量大,夠書院書生用上一段時日,有人還買了囤紙。

只有少數家底厚的書生,用慣了好紙不跟人爭,會繼續在姜氏紙鋪買紙。

姜氏夥計從未見過紙鋪生意慘淡的時候,自然要搭話問兩句。

家裏老爺聽說是府城帶回來一批便宜紙,算著數量不會很大,他們還跟杜家的書齋有合作,每月裏紙不愁銷路,就沒在意。

結果這沒過多久,書院那批低價紙好不容易快要清空了,就是有人囤了紙,最遲一月份生意也該回暖時,蔚縣開了第二家紙鋪。

同行開業,一下把蔚縣唯一一家紙鋪的地位拉下。

姜老爺不開心,縣裏才有個富商王家出事,他不敢太過張揚,就叫了個夥計去鋪子裏把各種紙樣都買一刀回來瞧瞧。

他就沒想過有人會賣低價紙,一開始只想比質量,他們可是江南一帶帶了好的造紙術遷到這破縣城,就想一家獨大的。

比過質量後,姜老爺自是得意,說:“就這破紙,我們家劣紙都要比它高出兩個档次。”

他說完,平時很會吹噓拍馬的崔夥計卻苦著張臉。

姜老爺便有了不好的預感。

完了,商人最怕的價格戰來了。

縱是做好了心理準備,姜老爺也沒有想過這價位會壓得這般低。

“一百五十文一刀?!”

崔夥計點頭,“我問了好幾回,給銀子的時候看著他們數,那店裏夥計說這是他們村裏造的紙,是本地人造紙,給本縣人便利,只賣便宜紙。”

這不就等於罵他們這外地商人過來坑人嗎?

崔夥計差點發作,看他們貨架上也沒多少紙,才憋著回來了。

“感覺他們效率應該不高,才造成功,就想著賺錢,急急買了個鋪子。”

後期人力物力投入進去,發現賺回來的錢不夠成本,自然會放棄。

不說別的,那鋪面姜老爺就惦記過,觀望時被別人買了,價格他知道,一百五十兩。

早知道會觀望出一個對家,他不如直接買了,後面送人都好。

姜老爺是個摳門的,早年過來蔚縣考察過,知道這裏沒有紙鋪也沒有作坊,三家書齋全部都是外地買紙,導致書價也高,選作坊和鋪面的地址時,覺著不愁賣,就挑了便宜地段。

早些年確實挺好,只有他一家賣,巷子深也得巴巴的往店裏跑。

特別是每月特價紙出售時,書生們嫌棄路遠也會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