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大明大改(第2/2頁)

戰亂時期,各行省四處設卡,到處征稅。過路給錢,過橋給錢,甚至運貨到北京,還需給進城費,亦即是厘金非商稅,稅交國家,厘金自用,橫征暴斂,雁過拔毛,國家沒有稅收,豈能運轉,而商戶則苦不堪言,

又有徭役,無論是城市還是鄉下的百姓,都得報徭役,亦即免費給國家打工,民間苦不堪言,以致於民變頻頻。

而今大明不再有徭役,工作改用銀錢支付,反倒吸引了大量百姓踴躍報名打工!

礦稅改革,生產出商品進入流通市場後才征稅,就非常的合理,起到鼓勵開礦,擴大生產的作用。

社會個人擁田過百畝者皆收重稅,關鍵在於社會給予民眾以投資渠道,鼓勵民眾發展生產,同時國外有源源不斷的銀子流入,形成良性循環。

銀子多,貨物少,就象西班牙那樣,造成社會物價飛漲。

銀子少,又造成“銀荒”,通貨緊縮,民間把銀子藏匿起來,導致社會甚至要以貨易貨,造成極大的不便。

又有社會福利,大明還做不來象東南國那樣大氣,鼓勵生育,婦嬰費用全包,但也給予了相當的補助,小孩讀書的“五年義務制”試行。

……

一項接一頂的改革,讓大明如老樹發新枝,萌發了驚人的生機,朝廷與民間財富增加,達到雙贏,人口增長,市面旺盛。

一個大學生站起來問道:“請教馬相,為什麽我們的改革可以成功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麽?”

“那是因為我們有了東南王!”馬士英承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