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最後一局棋

“九宮陣法。”張錫全嗤之以鼻,“什麽糊弄人的小孩兒玩意兒。”

“眾所周知,在平原地區,步兵遇上騎兵,便幾乎是無解之局面。”謝太初沒有理睬他的譏諷,只道,“走則被騎兵追擊,守則騎兵分而攻之,最終再龐大的步兵隊伍,也會被騎兵的速度與長弓蠶食掉。這也是為什麽一旦邊墻攻破,也興可以數日內直逼靈州的原因。”

步項明嘆息一聲:“寧夏甘州深受蒙古騎兵之苦,馬背上的民族並非浪得虛名。”

“一入中原腹地,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尤其以徐州為甚,若換了別的將領定然蟄伏徐州以待援兵。周問雁不會,他雖然是武侯、卻文武雙全,早年潛心研究,自河圖洛書之中演化出了這九宮陣法。”

說話之間,他手持拐杖已緩緩行至沙盤一側,在沙盤上徐州城外西側繪制陣型。

“九宮陣主陣營乃是一九宮格形陣營,以重甲步兵為主,裝配以槍、戟、叉、甲武器,分成九個方陣,並以驍勇善戰的參將為統帥,九個方陣可獨立作戰,亦可協同作戰。除去九宮軍隊,在南北翼各安置了兩只軍隊。兩翼之軍前側方陣為步兵,後側方陣則是火器營,裝備三眼銃的火銃手一個方陣裏大約有五千人。此處周問雁已布下十一萬人。在後方壓陣的中軍還有近三萬精兵,伺機而動。”

“我當是什麽厲害陣法,不就是十幾萬步兵嗎?又不是沒遇到過。”張錫全道,“中軍既然壓後,我們直沖入陣,奪了周問雁首級,此戰立分勝負。”

“張將軍要直取中軍,請問走哪一路?”謝太初問他。

“中路。”張錫全一叉腰,洪亮道。

謝太初搖了搖頭:“張將軍輸了。”

張錫全一怔,再看沙盤,仔細一琢磨,竟然覺得這九宮陣法多了幾分玄妙,自己內心推演了數種可能,又全然被自己推翻。

一時沉默了起來。

“在臨洮時,遇陜西總兵上志君所率十萬步兵,也不過是我左路軍一萬騎兵便把他們打得丟盔棄甲。”張錫全道,“沒料到步兵重新布局,竟有此等的威力。這個周問雁確實不一般。”

說話之間天邊傳來戰鼓擂擊之音。

肅王率眾人出帳,在小山坡上眺望,遠處徐州城下,十幾萬人的九宮方陣中旌旗飄展、戰鼓如雷,又有士兵齊齊擊盾叫陣,氣勢恢弘,震懾人心。

“周問雁叫陣,我等不可不應,不應則輸了氣勢。”張錫全躬身抱拳道,“王爺,末將張錫全願率左軍出戰,攻其北翼,先試試他的深淺,探一探路。”

早有陶少川準備了令箭隨事肅王,此時已取令箭與肅王。

肅王將令箭較給張錫全道:“有勞張將軍,謹慎小心、速去速回。”

“得令!”

*

張錫全得令退下,陶少川又搬來椅子讓肅王入座,肅王搖頭。他負手而立,眼神已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尋找熟悉的身影。

很快,他便瞧見了謝太初。

謝太初站在人群之外,手握拐杖,擡頭眺望遠方。

自榆林知道了他的病情,知道了他危在旦夕,便是被欺騙的憤怒塞滿胸襟,亦瘋了一般日夜兼程,奪城拔寨般沖向了徐州。

謝太初以一己性命將自己逼入只能贏的局面,只能一次次的贏下去的局面。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更不能敗。

牽掛之人,命懸一線。

任何退敗都成為斬斷這最後一線的刀刃……

此時已近八月,日子終於炎熱了起來,暖風帶著熱浪朝著眾人鋪面而來。可是即便如此,人群之外的謝太初,依舊是那麽的孤寂和清冷,一如那年在京城初見時。

誰能與其同坐?

清風明月,天下家國。

唯獨沒有他……

肅王心下一片黯然。

又過片刻,肅王軍營內數百戰鼓聲亦起,營地大門打開,便見張錫全率左騎軍已整裝待發於山坡下向肅王行禮。

肅王頷首。

目送左軍一路遠去,浩浩蕩蕩殺向周問雁軍中。

他再回首時,便瞧見謝太初拄著拐杖有些吃力的悄然離開。

蕭絳順著肅王的視線亦瞧見了謝太初離開,便湊過來問:“可需要我去請道長回來?”

趙淵搖頭。

蕭絳見他表情失落,忍不住又問:“我看道長近些日子身體愈發單薄了,可要末將護送他回去?”

肅王剛要回他。

戰場上便起了喧嘩,張錫全的隊伍已經快要沖入北翼。

“戰局熟息萬變。茲事體大,其余之事容後再說。”

此時張錫全帶隊,已貼近周問雁的北翼軍,越還有數百步的距離,只見北翼軍步兵蹲下躲藏於盾牌之後,後方火器營中軍人分排站立,點燃三眼銃,輪排攻擊,一排三眼銃放完便退後裝彈,第二排跟上。

三眼銃威力巨大,還未貼近北翼,張錫全軍中前排騎兵已陸續有大規模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