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5/9頁)

於是眾人都挪進去,剛到的一撥人坐下品茶閑談,年輕的姑娘們陪坐了一會兒,便三三兩兩尋找相熟的朋友去了。

肅柔和綿綿也相攜在外轉了一圈,只覺這園子真是大,處處繁花和綠樹,望也望不盡。那些盛裝的貴婦和貴女們點綴其間,人倒成了陪襯,東一簇西一簇地,像畫中勾勒山水的雲光翠影。

綿綿向東眺望,看見不遠處的場地外圍起了步障,忙喚二姐姐,“你瞧,那兒有馬球場!”

場上還有策馬奔騰的小娘子們,臂上襻膊的紅綢在身後獵獵招展,這是最好的時代,女孩子們也可像男人一樣颯爽。馬蹄聲和呼喝聲隱約傳過來,肅柔含笑望著,隨口問綿綿:“表妹會騎馬嗎?”

綿綿挺了挺胸,十分驕傲的模樣,“當然會。以前在江陵府的時候,爹爹常陪我練習騎術。爹爹說學會了騎馬,將來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跑也跑得快些。”

幾句話說得肅柔笑起來,果真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啊,未雨綢繆,作著那麽長遠的打算。

綿綿問:“阿姐呢?你會不會騎馬?”

肅柔搖了搖頭,“禁中女官的一舉一動都須嫻靜,我沒有機會學騎馬。”照著姑父的道理反推,也許不讓騎馬,是為了防止逃脫吧!

兩個人說笑了幾句,都是頭一回參加金翟筵,和誰也不熟悉,在外站了一會兒,便返回太夫人身邊了。

進去的時候,恰好聽見祖母正和幾位貴婦說起姑母,“趁錦在江陵府置辦了宅子,說那裏風景好,氣候也宜人,好幾年不曾回幽州老宅了。今年修書回來,說年下要來上京瞧我,先遣了孩子在我跟前盡孝,我看著外甥女,也誠如看見了趁錦一樣。”

張趁錦年輕那會兒聰明伶俐,也是貴女圈子裏頗有名氣的姑娘,人人以為她會嫁得高官之主,卻沒想到最後竟嫁了個生意人。倒不是說生意人不好,不過按著士農工商的排序,商賈的地位確實是最低的。如今女兒到了婚嫁的年紀,才發現重回上流何其難,饒是太夫人話裏話外推舉綿綿,幾位貴婦也不過湊嘴說幾句順風話,並不顯得十分熱絡。

至於肅柔呢,女官出身,勾起了貴婦們的興趣,拉著她談論禁中的香方用度等,也有出了嬪妃娘子的人家,打聽人在禁中是否安好。

其實很多內命婦都是報喜不報憂,傳話回來千好萬好,但在那個地方生活著,什麽是好,什麽又是不好?肅柔自然不會去說禁中艱難,人家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尊崇地位,當然應該是無可詬病的。就這麽美化著,敷衍著,有意炫耀的人家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帶著一點矜持的笑,昂首挺胸往別處去了。

可惜說得熱鬧,終究沒有人家來刻意示好,太夫人耐著性子,氣定神閑地和平遙郡主及靖王妃說笑,又過一會兒,見滎陽侯夫人和一位貴婦一同過來,大家先見了禮,陳夫人便打了圓場,說:“原本尚柔也是要來的,可安哥兒近來有些疰夏,她不放心,因此今日留在家中看護孩子,讓我替她向老太君問好。”

太夫人哦了聲,“安哥兒怎麽疰夏了?請大夫調理沒有?”

陳夫人道:“已經請過了,小孩兒疰夏常有的事,太夫人不必擔心。”

她們說話間,侯爵夫人身旁的貴婦上下打量了肅柔一遍,笑著問:“小娘子就是張府上二娘子不是?”

肅柔福了福身,這才聽太夫人介紹:“這位是延康殿孔大學士家的夫人。”

就是那日托了陳夫人來說親的孔大學士家啊,綿綿悄悄拽了拽肅柔的衣袖,肅柔還是尋常的樣子,不卑不亢地,微微頷首致意。

原以為早前有過結親的意願,張家沒有答應,今日見了會找準時機再提一嘴,誰知那位孔夫人確認過身份之後,便沒有下文了,只是在一旁坐定,視線又調轉到綿綿身上來,笑著問太夫人:“這位是申家小娘子吧?當初她母親在上京的時候,我們閨中常有往來的,後來她去了外埠,這一別,倒有好幾年未見了。”一面說,一面來牽綿綿的手,萬分和氣地問,“小娘子今年多大了?你母親在家可好啊?”

綿綿烏雲罩頂,心說真倒黴,不會是娶不了肅柔,轉而來打她的主意了吧!一個鰥夫,求娶庶女還差不多,金翟筵上這樣身份的不少,為什麽偏要在張家門裏打轉!

不過不滿雖不滿,臉上還是裝出了乖巧的樣子,畢竟這宴會上不單只有孔家,還有許多旁觀的顯赫門第。綿綿堆出一個溫婉的笑來,俏聲應道:“我母親一應都好,多謝夫人垂詢。”

邊上的太夫人替她接了口,笑道:“我們家三個孩子是一年生的,她和三娘、四娘都滿十六了。”

陳夫人在一旁接了話,又問:“這麽標志的小娘子,想必已經許了人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