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潘夫人一向不苟言笑,陳夫人這番話,沒有換來她多余的表情,給足了面子,虛應了她一句,“二娘子是老太太帶大的,婚事全由老太太做主。”

所以這個問題像蹴鞠,又被踢到太夫人面前。陳夫人一時有點尷尬,為了緩解這種尷尬,她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笑道:“我今日原就是順便和老太君提一提,讓府上知道有這個事罷了。過幾日的金翟筵,老太君和夫人們總會帶著小娘子們一齊去的,到時候讓孔夫人親自和老太君說吧,老太君也瞧一瞧孔家的誠意。”

說著轉頭瞧簾外,見陳盎已經把孩子給了乳母,自己正背著手站在月洞窗前,背影看上去無聊得很。

陳夫人此行雖然沒能從太夫人嘴裏套出個準話來,但自家的事總算圓滿解決了,便站起身道:“時候差不多了,侯爺還在家等著抱孫子呢,我們這就回去了。請老太君放心,早前澄川糊塗,讓尚柔受了很多委屈,往後不會了。院子裏的妾室女使,我也會好好管束的,若是再生亂,不必老太君說,我自會清理門戶,給老太君一個交代。”

太夫人對這門親事,其實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尚柔既然不打算和離,往後也是湊合過日子而已,大可不必給這些虛頭巴腦的承諾。

不過既然人家好意思說,自己也要當真話來聽,便很承情地點頭,“有侯爵夫人照應,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一面叮囑尚柔,“回去之後小心身子,宋提領開的藥方,好生吃上一個月,千萬不能怕苦就撂下了。”

尚柔道是,“我記住了,祖母放心吧。”說罷轉身對陳夫人道,“母親,先前院子裏的婆子處置了好幾個,人手怕是不夠用,我在家時倒有幾個用得慣的,這幾日伺候得也很好,想帶回去使喚,聽母親的意思。”

陳夫人一聽要從娘家帶人,有些遲疑,“擔心不夠用,從別處抽調就是了,這府裏的人都是親家產業,把人帶回去,恐怕親家不便。”

太夫人已經知道她們姐妹的打算了,肅柔替她長姐出的那些主意,太夫人也覺得很可以實行,因此自己先放了話,笑道:“本來就是尚柔院子裏的老人,用著稱手就行。回頭讓她母親把那些人的身籍文書找出來,尚柔一並帶回去。我們張家雖不是大富之家,但孩子要幾個女使婆子,還是給得起的。“

既然這樣,陳夫人也不好推脫,畢竟娘家願意賞人,收不收是尚柔自己的事。就是這回耳報神怕是留不住了,陳夫人心裏多少有些懊惱。張家到底不是等閑的門庭,以前尚柔任人揉圓搓扁,這趟回了娘家幾日,眼見有了主張,想必是太夫人替她籌謀妥當,打算在陳家自立為王了。

含含糊糊應下,又略坐了片刻,等著女使替尚柔收拾隨行的東西。本來以為不過帶上兩三個婆子,結果一看好家夥,竟有四個女使,五六個仆婦。

陳夫人有點晃神,指著這些人,回頭看尚柔,“要帶這麽多?”

尚柔輕描淡寫,“都是以前伺候慣了的。這幾年我身邊的陪房女使都大了,連著放了三個出去,兩個嬤嬤慢慢也上了年紀,辦事不像早前利索了。這些人過了府,可以盡心看顧安哥兒,母親也不必費心,她們的月錢由我自己出,不會動用公中的錢。”

陳夫人無計可施,和陳盎交換了下眼色。陳盎向來不管家務事,對他來說妻子帶了娘家仆從到婆家,也算一種顧家的表現,沒什麽可指摘的。再說又不要侯府花錢,不過提供一日三餐,也不能把侯府吃窮了。

反正隨她高興,他懶得過問,等了半晌有點不耐煩,只關心一件事,“走不走?”

尚柔之前在院子裏和姐妹們道過別了,回身向祖母行了禮,從園中退出來。她母親和兩位嬸嬸一並送她到門上,彼此又話了別,這才帶著安哥兒登上了馬車。

夏日的太陽,即便西斜了也有余威,大家目送馬車走遠,方踅身返回門內。

尚柔前腳離開,張矩後腳就回來了,元氏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剩下潘夫人和淩氏慢慢走在小徑上,淩氏道:“侯爵夫人也怪可笑的,老太太分明不願意提那樁婚事,她偏不依不饒。”

潘夫人對那母子倆很看不慣,“當初怎麽和這樣的人家結了親。”

“還是看準了人家有爵位,說出去也好聽。”淩氏邊說,邊瞥了瞥她,“二娘的婚事,你怎麽看?”

潘夫人不置可否,斜陽穿過樹枝,偶而投影在她臉上,那臉像廟裏觀自在菩薩似的,一派肅穆。

淩氏知道她的為人,自她嫁進張家門就是這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有時候甚至透出些冷漠來。淩氏自覺在肅柔婚嫁的問題上,她應該是不怎麽熱心的,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人心有厚薄也正常。譬如她自己,晴柔的婚事就有點三心二意,今天陳夫人來說合的是肅柔,要是換成晴柔,她甚至覺得不失為一門好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