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頁)

高湯過濾好之後就一點雜質也沒有了,但是明顯比清水看上去要白很多的。

做好的高湯被各位師傅自己用廣口不銹鋼大盆分裝,放在自己順手的位置上,平時準備這一步都是每個師傅自己來,因為每個師傅的做菜習慣也不一樣。

師承顏自然也是一樣,各種常用的調料都是用這種廣口的不銹鋼盆裝著,都是為了方便直接用大勺取用,然後專門留出一點放不同菜肴所需配菜的位置。

自從師承顏殺入四十強之後,他在福源樓後廚這個灶台也就站的越來越穩當了。

再加上平時日常李鴻德就在他邊上的位置,所以他這個位置也算是不動如山。

教了師承顏熬高湯之後,李鴻德漸漸的也就不再對他做類似炒糖那種的針對性訓練了,畢竟師承顏的基礎已經十分牢靠了。

接下來李鴻德就開始吧福源樓所有的菜全部都加入師承顏的日常“接單”中,從前師承顏一般主要還是負責宮保雞丁,很少做其他的菜色,現在就不一樣了,但凡是有什麽不一樣的菜色,李鴻德都第一時間給他接過來。

“師父,再這麽下去,福源樓的師我都偷完了!”師承顏用半真半假的口吻說道。

他這話也沒說錯,這些菜他也不是一般的接下來就做了,就像是宮保雞丁一樣,他做起來有什麽問題李鴻德都會仔細的和他講清楚,看著都不像是做個普通的賽前培訓,反而像是在帶徒弟一樣。

按一般的教法,師承顏就算把福源樓所有的菜色都學會了,也不一定能掌握所有的精髓,但是按照李鴻德這種教法,那是真的沒什麽保留啊!

李鴻德聞言,稍微愣了一下,才笑道:“說什麽胡話呢,我親手教你的能算什麽偷師。”

最開始他當然是沒打算這麽毫無保留的,但是師承顏學的實在是太快了,做他的老師真的非常的幸福,教學生最怕的就是遇到不開竅的那種,但是師承顏卻是完全相反的,他學習的速度快的驚人,還能舉一反三,教他真的很有成就感。

這不,一個不留神就沒把握好那個度,幾乎是傾囊相授了。

李鴻德也確實不懊惱,先不說現代社會也不像從前那樣,大家都把著手藝不松,就單單說福源樓的手藝,會的人也絕不在少數,可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有第二家福源樓。

餐飲這個行業,手藝本身確實是基礎,但並不是所有。

遠的不說,就說這個原材料、用餐環境、服務水平都是輔助的加分項,復雜一點的還要加上企業文化和社會宣傳。

自從那天李鴻德沒反駁師承顏叫他師父以後,師承顏也就徹底的放開了,師父長師父短的,直接省略掉了姓氏。

乍一聽沒什麽區別,實際上中間那個區別可大了去。

按照之前師青崖的要求,師承顏到了現在這個水平以後就可以回承露居了,之前的徒弟都差不多是這樣,能把基礎的菜全部做好,在師青崖那裏已經可以接觸灶台了。

不過師承顏卻沒有急著回去,距離海選第四輪的比賽已經沒有幾天了,李鴻德對師承顏的培訓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回去可沒有這麽高頻率的接觸灶台的機會。

自家孩子在外面學手藝師青崖當然不會催促他,而且廚師圈子裏面也不講究那麽多拜了誰為師就不能和其他師傅學的事情,只要一個願意教一個願意學就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師承顏的情況本身也和薛臻這種又不一樣,薛臻是師青崖的徒弟,但師承顏只是師青崖的孫子,就更不用在意這些了。

都二十一世紀了,很多東西真的不會看的那麽重要。

“下一輪比什麽?”距離第四輪還有三天,賽委會那邊的比賽安排也已經下發給了每個選手,李鴻德也直接問他。

別看這個比賽最開始海選的時候幾乎驚動了整個廚藝圈子,現在關注的人卻少了很多。

因為賽程實在是拉的相對有點大,廚師們每天大部分都很忙,自然也就分不出太多的心神去關注這種事情。

“這次的主題就是紅燒肉,也說了不用拘泥於哪種做法,按照選手自己的喜好來做就行。”

之前一輪考了酸辣土豆絲,開賽前只說會開火,但是具體的內容並沒有提前說,但是這次倒是直接說了。

紅燒肉這道菜能做好吃方法真的很多,但是要想做到讓評委驚艷可沒那麽容易,所以賽委會才會直接提前三天就說出來題目,自然是因為三天時間也改變不了什麽。

不過這一輪還有一點不一樣的是,比賽的地點又產生了變化,不再是之前的室外體育場了。

室外體育場大歸大,但是拍攝條件實在是不太好,現在又已經入冬,外面天黑的也比從前早很多,又冷,到時候把觀眾凍個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