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且說自漢朝建立之後,漢文帝、漢景帝奉行道家,重視“以德化民”,締造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盛世。

這個盛世,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朝代,秦末的始皇伐天、楚漢的雙雄爭霸,所帶來的對南瞻部州的破壞,也盡皆被修復。一時,南瞻部州一片繁花似錦。史稱文景之治。

不過,道家的思想,重視的乃是“順其自然”,采用這個政策,天下繁榮,人人安居樂業,思想、物質都得到了充實。以至於,南瞻部州的各州都積蓄了很強大的實力。

這雖然是好事,但也有弊端,在漢景帝時,他意識到了,若如此積蓄力量下去,很有可能漢朝的統一之勢,將會被打破。

其時有禦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正中漢景帝劉啟的下懷,於是漢景帝便采納了。

景帝二年,漢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嘩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因為此舉削弱了漢朝藩王的權力!

故而,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消息,心中畏懼,將晁錯腰斬,希望能使藩王退兵。但藩王並沒有因此退兵。

景帝遂拜鄧公為城陽中尉,降詔討伐,在周亞夫、欒布的助力下,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漢景帝進而又令諸侯王不得治民,損黜其官制,王國官吏由皇帝任免,此亂終於平定。

但七國之亂雖被平定,但漢景帝卻不敢再繼續更改政策,仍奉道家的“順其自然,休養生息”的政策。

而此時,南瞻部州的事情,整個三界的仙神,都看在眼中。

那玉皇大天尊微微搖了搖頭,這劉啟,倒是有一些想法,只可惜沒什麽魄力,並不是最合適的人選!

若不是如今南瞻部州,有不少道家真人暗中下界,緩圖立教之事,恐怕這七國之亂,也不會如此的雷聲大雨點小。

自己還得繼續等待。

但是,對於這一點,玉帝卻並不是很著急。

他很有耐心。畢竟現如今南瞻部州,道教也只是在初步的發展,並沒有真正建立。

“教”這個含義,還沒有揭露出來。如今的諸子百家,仍舊是“家”而不是“教”。

對於玉帝這等大神通者,百年千年,也不過只是轉眼瞬間而已。他自然耐得住寂寞!

而且,事實上他也並沒有等待多久。

劉啟在位十六年,便即病死,謚號孝景皇帝,也即是漢景帝之稱的緣由。

他死之後,其子劉徹即位,即使未來的漢武帝。

劉徹在位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

劉徹在位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他手段強勢,一即位,施行的政策便讓玉帝雙眼一亮,當即便做出了決定,在劉徹在位的時機,發展“儒教”。

為此,玉帝召見了數位天官,定好了借儒教之勢重新入主南瞻部州的安排。

這一舉策,並不是很隱秘。因為玉帝此舉若成,必然也是對整個天庭仙神都有益處的舉動。何況,此舉眾仙神也聽說過了,金闕玉晨大帝也並不反對。

於是天庭的諸多仙神便浩浩蕩蕩地舉措了起來。不少天界的仙神下凡,轉世成凡人,所為的便是培養“儒教”的大儒。

就連那漢武帝劉徹,也多次在夢中夢見過仙神,以至於他對仙神崇拜不已,數次想要恢復祭祀,但最終在眾臣的反對和道家的施壓下,還是作罷了。

不過雖然祭祀沒有恢復,劉徹卻也意識到了,如今“天助儒家”。

終於,在即位七年之後,劉徹詔征求治國方略,時有大儒董仲舒,書《對賢良策》。把儒家思想與天庭、社會等等相結合,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

這個體系中,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觀點。即“天人感應”和“大一統”。

天人感應和大一統,都並不是新奇的概念。早在春秋時期,有蘇子天人創道,便令這個概念為萬民得知。

而在蘇子之前,孔子也提到過“天”和“人”之間的關系。

蘇子之後,青羊宮諸子更是對天人多有論述。其中最為著名的,無異於墨子的:“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

但是,這些的“天人感應”,無論論述如何,皆是在論述“天道”和“人”之間的作用力。

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卻不然。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摒棄了自然,誇大了“天”的作用。並且將人事,和天庭的運轉緊密相連,直接將儒家方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