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喜嫁喪哭(23)

在燕時洵分屏前的觀眾們都一臉茫然,不知道為什麽燕時洵突然就關閉了分屏的時候,燕時洵避開節目組眾人,走到院子的角落裏,與這位陳姓的老警官交談良久。

兩方核對之後,都已經確認了陳警官當年經手並最終導致他辭職的那起案子,就是發生在家子墳村。

陳警官並不是向南地區的人,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年代,他本來的生活軌跡中也完全沒有向南地區的痕跡。

如果不是因為那起案件中的受害者,正是陳警官所屬的轄區,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踏足向南地區。

更不會遇到改變了他一生的痛苦事件。

“當年我們接到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的報案,說他的侄女已經有數月沒有音信,懷疑是走失或被綁架。”

陳警官的聲音沉穩,雖然說幾句就克制不住身體苦痛的咳嗽,但還是在努力讓自己專業嚴肅的重新敘述當年的事件,不被情緒和病症幹擾。

“據該男子所說,他侄女是京城大學大三學生,開學期間住在京城大學學生宿舍。因為我省距離京城數百公裏,按照當年的交通情況,前往京城需要3天左右的時間,所以該男子只能在侄女放假回家時見到她,平時依靠寫信交流,兩人每個月都會互發信件。”

“報案起因是,該男子在侄女大三一整個學期都沒有收到侄女來信,並且到夏季京城大學放假時間,侄女並沒有回家,杳無音信。該男子去信向京城大學學生辦詢問,卻只得到一個侄女早已在學期初就離校實習的答案。於是,該男子選擇報案。”

“隨即,我們隨男子一起取證,發現他的侄女確實在學期初離校,參與社會實習。這一點,學校的公告名單和他侄女的同學老師,均可以作證。而他的侄女也確實沒有回家,準確來說,是從她離校後,所有人就都失去了她的音信,也沒有人看到她坐車回家。”

陳警官不慌不忙的娓娓道來。

追蹤這件事幾十年,他早已經對這起案件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倒背如流,甚至一閉眼,所有的事情都仿佛昨天。

“但是,因為那個年代無論是交通還是通信都很不發達,不像現在一樣人人都可以利用手機聯系他人。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信件已經是最普及和常用的手法,但也有一定丟失信件的概率。所以,即便是一家人,多年沒有聯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沒有人察覺到侄女失去音信的嚴重性,都只以為是侄女沒有來信聯系自己,或是信件半路丟失而已。”

“只有報案男子,他自述家中只剩下他和他侄女,其他親屬都已經在之前的一場大災難裏死去,是他將他侄女從小拉扯到大。因為沒有娶妻生子,他是把侄女當做自己的親生孩子來疼愛的。為了供侄女上大學,他想盡辦法的勞動,每年侄女回家與他團聚,就是他一整年的盼頭。所以,只有報案男子對侄女的去向如此上心,並在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侄女確實是被綁架前,就來向我們報案,並說他侄女一心為國家奮鬥,絕不會做傻事。”

原本已經垂暮且傷病的老人,只有在提起案件的時候,迸發出了強烈的生機。

他那雙眼睛並沒有因為傷病和苦難的磨損而黯淡渾濁,即便年逾五十,即便年輕時帥氣的容顏,早已經在風吹日曬和日夜優思下變得蒼老而布滿皺紋,但他的那雙眼睛,卻始終明亮堅定。

一如當年。

“這件事本來並沒有人在乎,一是因為以當時的情況,因為信息聯絡不發達,不僅出行不像現在這樣需要實名制,並且各個省之間的信息幾乎不會傳遞。所以很多人離開本省去往外省但沒有被記錄,是正常情況。甚至我當年的一些同事,認為該男子太大驚小怪,是關心則亂。”

“二是因為受制於當年的技術限制,再加上所有文件都采用手寫,想要追蹤太過艱難並且耗費時間。京城大學雖然提供了侄女進行社會實習的地點,但因為在外省,所以我們想要尋求當地的幫助,不僅困難重重,並且手續繁瑣。只因為一件沒有確鑿證據的事就聯絡對面,是不現實的。”

“雖然京城大學,實習地點,家裏皆沒有侄女的蹤跡,但就算確定侄女是被綁架或拐賣,甚至已經慘遭不幸,但沒有任何線索能確定侄女具體是在哪裏失蹤的。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等同於在全國找人。以當年的技術,無異於大海撈針。”

“所以,所有人都向男子勸道,也許侄女只是信件丟失在半路上了。或是中途有什麽事情而去往其他地方,只是沒能來得及告知家人和學校。再等等,說不定侄女很快就會回家了。然後,這件事情沒有了下文。”

陳警官坐在家裏的沙發上,他的身板挺得筆直,微微低下頭,看向手裏不斷摩挲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