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舉世皆濁(第2/3頁)

郭嘉擡眼看了他一眼,撇撇嘴坐正了一點,“孔北海雖然傲慢,卻並不是傻子,此時得罪主公,除非他想讓所有百姓跟他一起葬送在黃巾賊手中。”

周瑜分出心神聽他們說話,不一會兒猜出了究竟是怎麽回事,他方才只知道青州黃巾賊復起,北海相孔文舉被黃巾賊首領管亥圍困,走投無路只得派人前來冀州求救。

現在看來,事情並非表面上那麽簡單。

郭嘉一點也不擔心孔融會和他們為敵,焦和再怎麽無能,青州刺史也不是孔融,官大一級壓死人,能做主青州的除了黃巾賊只能是焦和,孔融那麽重視禮數,不可能作出越俎代庖的事情。

至少在表面上,青州的事情還是焦和做主,他再怎麽不願意也不能違抗上官的命令。

如果真的有檄文來指責他們家主公,他們從哪個方面都能反駁回去,太史慈帶著求助信來到中山,他們不幫也沒人能說什麽,派兵幫忙是他們有情有義,沒有千裏迢迢跑去幫忙,幫完忙後還被罵的道理。

孔融要是敢主動挑事,他就能火力全開把人罵回去,天底下會擠兌人的多了去了,不只他孔文舉一個人文采出眾滿腹文章。

議政廳中幾人有一句沒一句說著,不遠處的書房裏,原煥同樣在猜測孔融知道被太史慈帶去的兵馬出自冀州時是什麽反應。

孔融此人不足為懼,和孔文舉相比,他更在意劉備如今的情況。

劉皇叔以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自稱,不過在這個時間點,他還沒有機會見到遠在長安的小皇帝,更沒有被皇室承認為皇叔。

關東聯盟成立之前,這人參與鎮壓黃巾賊,關東聯盟解散之後,這人因為自身實力有限,想幹什麽都沒有底氣,如今還是憑著少年時與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師兄弟之間情誼深厚,這才一步步成為平原相,有了一郡之地可以落腳。

劉玄德此人被後世史家評價很高,在這動不動就能出現屠城慘狀的年代,能始終堅持以德服人愛重百姓的主公,除了他之外再找不出幾個。

雖然屢戰屢敗,卻屢敗不餒,如此百折不撓,也是難得。

太史慈沒有將求救信送到平原國,劉備還會不會派兵幫孔融就說不準了,平原國同樣在青州境內,他自己的地盤尚且不安穩,現在又沒有孔融找他求助,應該不會在這個時候派太多兵離開平原國。

造成青州黃巾賊猖獗的直接原因就是當初刺史焦和將青州兵馬盡數帶離青州,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他手中兵馬本就不多,要是派出去太多,平原國很有可能重蹈覆轍。

青州已經夠亂了,再不平定下來,境內只有黃巾賊沒有百姓,他這個國相也就別當了。

張遼孫策從中山去北海要經過平原國,那兩個小子都很機靈,不知道能不能見著劉備三兄弟。

*

青州黃巾之亂再起,兗州、徐州也沒閑著,烏程侯提前和陶謙打了招呼,不管泰山郡發生什麽,他都不能派兵插手。

泰山郡是兗州的郡,就算地形和周圍的山山海海放在一起都是泰山賊圈起來的地盤,但是只要泰山郡在兗州,這事兒就是他們兗州的家事,其他人想蹚渾水就是和他們過不去。

如果泰山賊慌不擇路逃出兗州,他們為了剿匪不小心打到別的地方,事急從權,只能讓周圍的鄰居多多包涵,畢竟泰山郡這些山賊一日不除,周邊幾郡就都得不到安生。

兗州泰山郡的鄰居,看來看去只有青州和徐州。

青州刺史焦和自個兒還焦頭爛額,黃巾賊已經夠他頭疼,再來個泰山賊就真的沒法活了,收到孫堅的信後很快給出回應,讓烏程侯盡管討賊,泰山賊不來青州最好,如果真的進了青州,請烏程侯務必讓他們怎麽來的怎麽回去。

青州不是什麽富庶的地方,實在沒東西給他們搶。

焦刺史答應的爽利,陶徐州心裏想的就多了。

陶謙被派到徐州當刺史就是為了鎮壓黃巾賊,剛剛上任就借泰山賊的勢力大破黃巾,剩下的黃巾賊也四散奔逃,徐州境內至此鮮少再有黃巾賊的身影,他能升為州牧,平定黃巾的軍功除了很大力。

黃巾賊平定之後,他很快上表朝廷,拜助他剿滅黃巾賊的泰山賊臧霸、孫觀等人為都尉,讓他們駐守在徐州北面,免得逃奔到徐州的黃巾賊卷土重來。

萬萬沒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些山賊出身的將領剛安穩下來沒幾天,就卷了官署裏的東西回到泰山郡繼續當山賊去了。

陶恭祖知道消息的時候氣得半死,他不計較那些人的出身,讓他們光明正大的成為朝廷將領,結果可好,那些人還看不上他徐州的官職。

烏程侯信上說著征討泰山賊,誰也不敢說他是不是沖著徐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