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4/4頁)

“院長,你該多帶一些伺候的人。我們國家那些女王公,隨身可是帶著許多配槍的侍從。”

“雖說太子妃簡樸一些,或許能引導百姓節儉。但院長您有很多公務在身,若太簡樸,確實會令一些人輕視。”

“難道是太子對您有意見了?”一個嘴瓢的小年輕問道。

李彤失笑,倒也坦然:“確實有些意見。太子殿下送來的衣首飾,我很少穿過,太子殿下問我原因了。”

眾人都不由一同失笑。

……

在胡克的手稿到達大清的時候,康熙也從歐洲出發了。

再不出發,他就趕不上兒子的大婚了。

胤禔等幾個阿哥自然都被康熙帶走。太子的大婚,他們怎麽也得趕回去。

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還帶走了幾個骨灰盒子。

老人本就很難度過冬季,每一個冬天,都是一道生死難關。

歐洲大寒災,讓這個冬季更難熬。

再加上這些大清的老文人們先到處遊說,後又要到處施粥,車馬勞頓,且與染病的平民接觸,就更容易生病。

如年紀最大的黃宗羲,就直接倒在了施粥的時候。

黃宗羲倒下的時候,還念著施粥不要停,不要因為他耽誤施粥。

黃宗羲怕施粥的人聽不懂,先說的是漢語,又用法語重復了一遍。

平民們明白了黃宗羲在說什麽。

一直念著上帝保佑的平民,終於第一次念起了黃宗羲的名字。

就算他們還繼續喊著上帝,也是希望上帝能留下這一位大清人的性命。

或許這些記著“黃宗羲”這個名字的人不多,大部分人仍舊是麻木的。但總有人麻木的心因為一個素不相識的大清人而活了起來,輕輕顫動。

春季時,歐洲遭遇倒春寒,又濕又冷。

有更多的大清老人撐不住。

當時這群人離開大清的時候,就已經與大清船隊簽訂了協議。

華夏人總會念著落葉歸根,魂兮歸鄉。

但遠航搬運屍體太難,所以他們都會火化之後,將骨灰帶回大清。

有官員監督,也有他們各自的友人監督,不用擔心骨灰掉包。

黃宗羲離開之後,當初胤礽伺候過的老爺子們,一個又一個倒下了。

有的倒在了冬季,有的倒在了春季,有的倒在了歸途……

顧炎武也病了。

胤禔忍不住親自來照顧顧炎武,生怕顧炎武無法和自家弟弟見最後一面,那弟弟該多擔心啊。

顧炎武罵道:“滾滾滾,你再在這裏待下去,我沒事都有事!”

胤禔是能伺候人的那種人嗎?除非他伺候的人是他寶貝弟弟胤礽。

康熙也很難過。親眼見到這些老人們一個一個倒在異國他鄉後,他對這些人很敬佩。

他讓禦醫都堆在了顧炎武身邊,吊著顧炎武的命,希望顧炎武能撐到回大清。

為了讓顧炎武能快點回大清,康熙帶著常泰、胤禔等人乘坐蒸汽船,嘟嘟嘟不斷往回趕。

當到達大清地界之後,康熙又讓人從岸上快馬加鞭,換馬不換人,馬不停蹄給胤礽送信。自己繼續乘坐蒸汽船北上,到天津登陸。

胤礽接到書信後,立刻帶著數騎出城,去天津港口接駕。

當胤礽來到蒸汽船上的時候,顧炎武已經失去了意識。

胤礽泣不成聲:“老師,老師,您醒醒,保成來看您了。”

或許胤礽真的有什麽神異在,他曾經呼喚太皇太後的時候,太皇太後醒了過來。他現在呼喚顧炎武,顧炎武也回光返照,醒了過來,口吃清晰道:“來了啊,扶我起來。”

胤礽趕緊扶起顧炎武。

顧炎武先指了指自己房間角落的書:“有些沒寫完,你和唐甄幫我補充。”

胤礽道:“是。”

顧炎武道:“海外諸國狼子野心,必須防範。”

胤礽道:“明白。”

顧炎武道:“但即使再危險的情況,你也不可放松對內在的修養,不可墮入魔障。”

胤礽哽咽:“弟子明白。”

顧炎武點了點頭,輕輕拍了拍胤礽的胳膊,笑了:“你已經做得很好,老師為你自豪。”

胤礽眼淚決堤,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