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4頁)

小阿哥們雖然被趙良棟嫌棄了,但他們都很佩服與敬仰趙良棟。

凡事不願輸人的胤禛更是背下了許多兵書,老去找趙良棟求教。

他就不信了。論武力值,他僅次於太子哥哥和大哥,三哥現在沉迷寫文章罵人,身手越來越廢物。

他怎麽就沒有將才了?!

趙良棟和胤禛聊了幾次之後,特意向康熙上密折,讓康熙以後千萬別讓四阿哥領兵。

康熙再次半晌無語。

他問胤礽:“保成,你說朕把這奏折給四阿哥看看,你說如何?”

胤礽黑著臉道:“若汗阿瑪不想四弟在趙師傅去世後偷偷去挖趙師傅的墳,還是別做這事吧?”

康熙只好作罷。

趙良棟雖然耿直,但很少會耿直到這地步(胤礽:確定?)。

康熙非常好奇,四阿哥究竟為何讓趙良棟如此失態。

於是康熙帶著胤礽變裝後藏在趙良棟書房隔壁,貼著墻偷聽胤禛和趙良棟的對話。

康熙聽著胤禛胸有成竹侃侃而談,今天兵還在陜西,明天兵就在浙江了,聽得康熙滿頭霧水。

胤礽不斷給康熙順氣:“汗阿瑪消氣,消氣,雖然四弟在紙上談兵,但他其實計算出最優速度,如果按照理論,這是有可能達到的。”

康熙深呼吸:“他不考慮路上損耗,將領不聽命令,中途遇上意外?”

胤礽道:“大概在四弟心中,不遵從軍令的將領,就直接砍了吧。砍一遍,那些人就聽話了。”

康熙:“……以後朕絕不能讓他領兵!你也給朕記住”

胤礽:“嗯……”

他的四弟弟,怎麽說呢,用一個二次元的老梗,就是“不懂人心”,或者說太過自傲,認為自己能夠控制住人心。

四弟弟真的不能去領兵打仗,倒是可以成為一員帶著士兵沖鋒的大將。

哦,四弟還能在城下叫罵,搞人心態降低對方的士氣。

胤礽在胡思亂想趙良棟和胤禛的事時,小阿哥們已經嘰嘰喳喳鬧開了。

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祐和八阿哥胤禩在說外面太危險,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在嚎京中會不會也很危險,十一阿哥胤禌開始抹眼淚說害怕,胤祹安慰胤禌,而胤祥往胤礽懷裏鉆。

“怎麽了?”胤礽抱穩胤祥。

胤祥緊緊抱著胤礽的脖子,腦袋埋在胤礽懷裏,哽咽道:“太子哥哥,我害怕,你能不能別去冒險?”

胤礽揉著胤祥手感極好的毛絨絨後腦勺,道:“身為太子,冒險的時候,我就該沖到最前面,這才是合格的太子啊。十三,別害怕。哥哥離京之後,你就去和小五、十二一起住,太後會保護你。”

胤祥把頭死死埋在胤礽胸口不起來:“我怕……”

被太子哥哥養的這段時間,是胤祥最開心的時間。即使他還小,也明白胤礽對他的好,與周圍曾經照顧過他的人完全不同。

德妃對他只是責任,有自己的親生兒女照顧;額娘雖親近他,但他們不住在一起,除了幾句體己話,額娘無法為他多做什麽。

胤祥永遠記得那一天,他躲在草叢裏哭泣,太子哥哥俯身把他抱起來,替他拍掉身上枯葉,擦幹臉上眼淚,帶著他去拯救所有弟弟妹妹。

太子哥哥在胤祥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胤祥完全無法想象,如果太子哥哥出事的情形。

“有汗阿瑪在京中護著我,大哥也會保護我,我親征其實很安全。”胤礽拍著哭得直打嗝的胤祥的背,無奈道,“喂喂,別一副我去了就死定了的樣子,好不好?這樣太不吉利了,都給我笑!”

因胤禌和胤祥大哭,也忍不住抹眼淚的小阿哥們咧開嘴,一邊嗚咽,一邊露出難看至極的笑容,看得胤礽直嘆氣。

他只好讓人拿來遊戲和仿造西方制作的新奇糕點,挨個哄弟弟開心,向他們保證自己出征絕對安全,絕對會毫發無損的回來。

康熙站在門外,聽著屋裏的哭聲,不由也紅了眼眶。

他最終握緊拳頭,轉身離去,沒有進門。

在康熙離開時,胤礽擡起頭看向門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太沖動了。

但連六弟都知道,以八旗的怠惰和紀律,很可能他們會故意拖延戰機,甚至會放走噶爾丹。

歷史中就是如此。

明明立刻就能殺死噶爾丹,裕親王福全卻放走了噶爾丹。

胤礽了解他的伯父。福全雖不是多有才幹的人,但腦子絕對不糊塗。

福全為什麽會“稀裏糊塗”地放走噶爾丹,讓噶爾丹糾纏了大清七年,耗費糧餉無數;讓國內好不容易休養生息養出來的一點盛世氣息消失殆盡;讓原本志向高遠激進魯莽的康熙磨平了所有理想,只敢“無為而治”?

當初三藩之亂時寧南靖寇大將軍勒爾錦為何自己彈劾自己,福全就為何會“稀裏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