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霸王票加更)(第2/4頁)

胤礽道:“被踢了?”

胤禔指著後腦勺:“好大一個包!你以前怎麽忍的!”

胤礽道:“我和汗阿瑪一起睡的時候,汗阿瑪的睡相並不差。也可能以前汗阿瑪睡相不差,這幾年睡相才差了?”

胤禔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你怎麽親自給大嫂家送了兩只大雁?”胤礽好奇道。

胤禔道:“在景山狩獵的時候,碰巧射到兩只大雁。聽旁邊阿諛奉承的人說,古時納采禮就是送大雁,就送了唄。”

胤礽笑得直不起腰:“就心血來潮?真是大哥你的性格。”

胤禔無奈聳肩:“就是心血來潮。但我怎麽說,別人都不信,總認為這背後有什麽令人深思的故事。”

胤礽笑得更厲害。

胤禔道:“聽說這次出訪團裏有好幾個明遺民,全是老頭?他們也不怕死在路上。”

胤礽道:“他們看淡生死,才令人敬佩啊。”

胤禔點頭:“這倒也是。比起朝堂中那些屍位素餐的家夥,那些明遺民確實是人才,可惜都老了。”

胤礽問道:“朝中又有人惹大哥你了?”

胤禔“呵呵”道:“索額圖在籌備遠征噶爾丹的時候,發現國庫欠銀嚴重。許多大臣仗著汗阿瑪仁慈,明明自己每日花天酒地,還往國庫借銀子揮霍,看上去完全不想還啊。”

京中居不易。康熙為減輕京中大臣的負擔,給京中大臣們“無息貸款”。

大清的俸祿雖承襲明制,較為低。但大清官員有許多寫在了紙上的福利。冰敬炭敬潤筆費置裝費還有安置費,就算不貪汙受賄,也能過得較為滋潤。

所以那些死後兩個床板都沒有的身居高位的清官,要麽錢用來接濟族人,要麽用來做建書院建橋路之類的好事,否則僅僅養活自己這一家人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這只是高官。底層小官就過得較為拮據,需要從其他地方找活或者借用職權貪汙受賄了。

這裏只說京城的高官。

康熙知道這些官員的情況。他們剛來京城的時候較為拮據,過幾年就富裕了。所以他允許京官、特別是宗室,向國庫借銀子,打欠條,約好時間還錢。

可借銀子的年年都有,還銀子的幾乎沒有。

現在開了海禁,商稅變多,國庫越發充裕,借錢不還的人就更多了。

胤禔非常不滿。

國庫的銀子多那是大清的事,又不是你們大臣、勛貴、宗親的私人庫房。

皇帝修宮殿都是從內庫出,從來不花國庫的錢。你們憑什麽把國庫當你們的私人錢袋?

更讓胤禔氣憤的是,無論是為遠征還是為賑災開國庫的時候,官員們都斤斤計較,一個子一個子的辯論。

可當他上奏國庫欠賬時,那群大臣們卻幾乎都站在了欠錢不還的同僚這一邊,說什麽要寬厚,要善良,反正現在國庫充裕,何苦要逼迫大臣還錢?這不符合仁君仁政。

好家夥!這雙標啊!氣得胤禔要抽出鞭子了!

“是這樣。”胤礽很淡然了。這事,前世就來過一次。

其實前世借錢最多的就是皇子。皇子們把從國庫借銀當成炫耀康熙重視他們的證據,越得寵的皇子借的越多。

比如老三。雍正讓怡親王親自催他還錢的時候,他還侮辱怡親王,看不起這個居然在國庫沒有欠銀的弟弟。

你在國庫居然借不到錢,如此被汗阿瑪輕視的皇子,現在居然敢在我面前囂張,真是狗仗人勢!

怡親王忍了。

但雍正忍不了。

胤礽想起十三弟,問道:“我不在京城的時候,十三弟可好?”

他這次回京沒見到胤祥。他陪著康熙南巡的時候,胤祥暫住在皇太後宮中。皇太後早早去溫泉莊子享福,把胤祥也帶去了,和他回京前後腳錯過。

胤禔道:“好,好得不得了,就是聽你沒回來,立刻掉眼淚,像個小姑娘一樣嬌氣,你怎麽養的他?”

胤礽失笑:“該怎麽養就怎麽養唄。他想我不是理所當然?”

胤禔冷哼了一聲,道:“放心,他是養在你東煌宮的皇子,誰敢對他不好?而且若不是他在花園裏偷偷哭泣被你發現,或許咱們的弟弟妹妹們都快被刁奴們餓死了。誰都承著他那一泡眼淚的情。”

胤礽笑得前俯後仰。

兄弟倆在直親王府悠閑度日的時候,沒有忘記兄弟姐妹們。

當皇子和公主休沐時,他們就把人接到直親王府一起玩耍。

康熙在京郊賜予了胤禔大量田莊。他們一行人在胤禔田莊上打獵摸魚,好不快活。

幾次玩耍之後,弟弟們終於不怕胤禔了,還會往胤禔背上攀爬,讓大哥背著他們。

胤禔只會把他們往地上丟。

但往地上丟也好玩。小阿哥們一個接一個往胤禔身上爬,然後被胤禔一個又一個往下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