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3/4頁)

乾隆繼位之後,他是一個擁有合格帝王心術的皇帝,知道成為傳統偉大皇帝的根基在官紳。無論是廢掉雍正所有整頓吏治和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還是廢開海建廣州十三行把海商運營權交由沿海豪強,或者是叫停漢化重新恢復滿族習俗,都是他獲得民心的舉措。

士心即民心,乾隆很清楚。所以他很看不起雍正這個根本不會當皇帝的人,連康熙執政前期的漢化以及引進西學的舉措他也舉雙手反對。

這才是一個能被交口稱贊的盛世皇帝。

康熙因中後期的寬容和怠政,也在史書上被吹成了仁君。

若他現在按照頭鐵的性子繼續施展“暴政”,他擔心“清世宗”的名字就要落在康熙頭上了。

說不準,康熙不但是“清世宗”,還會叫“清武帝”。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康熙也不是沒想過這一點,他還真想讓那群人老老實實領俸祿過活。

雖然沒有八旗供奉,他們不是有賜予的田地莊子嗎?怎麽就活不了?當他不知道那群勛貴各個都有千萬傾的良田嗎?

至於宗室,他都打算把皇子們封疆海外了,要內地的供奉幹什麽?

康熙認為一點問題都沒有。

從理論上來說,康熙所想的的確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關鍵是你這是要從對方手裏摳東西出來,這已經無關理論,而是人心了。

胤礽只能加重了手中的力道,希望能給康熙松筋活血的同時,也能讓康熙腦子裏的熱血回流,別腦子一熱,真的做出什麽不可挽回的事。

胤礽認為,當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不是看著開疆擴土之功,而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想著每一個政策會給百姓帶來什麽樣的苦難。

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是他們不想打仗嗎?

就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能因為輸棋就把堂兄腦子砸開花,導致藩王為兒子報仇叛亂的暴躁性子,你說他不想打仗?

只是不能罷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在百姓生計還很艱難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胤礽做的那些事,都在腦子中考慮過無數遍,確認不會對老百姓造成額外負擔,才敢實施。

比如他哪怕在杭州殺得豪強們人頭滾滾,老百姓的生計不會因為他殺豪強而降低,反倒是因為分得了田地而生活更好。

比如推廣報紙,他只在京城推廣,這樣他才能保證報紙的成本不被攤牌在百姓身上;

再比如訓練新軍,前期是康熙內庫出錢,後期是常泰這個海商頭子在偷偷送錢。

可以說,康熙現在這麽囂張頭鐵,根本不擔心國庫問題,就是常泰和胤礽出海慣出來的。

胤礽當初咬緊牙關早早出海,就是為了打通商路,賺取更多的銀錢和糧食,為之後改革做準備。

改革肯定會流血犧牲,改革也肯定會波及到無辜的百姓,一不小心就是生靈塗炭。

國家要有足夠的銀錢和糧食儲備,才能有足夠的機會試錯。

可胤礽萬萬沒想到,他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會被康熙肆意揮霍。

他和康熙執政理念的最大矛盾,就在於康熙只要保持大清大局穩定就好,胤礽關注點更細微,他希望最好盡可能的不傷害已經足夠悲慘的百姓。

其實當封建王朝的皇帝,康熙比胤礽更適合。胤礽這樣束手束腳,有時候反而會錯失機會。

而且胤礽只是太子,康熙才是這個大清的皇帝。所以當康熙下定決心,胤礽只盡到規勸的責任,便一心康熙的政策查缺補漏收拾爛攤子。

這就相當於康熙在街上縱馬飛奔,胤礽騎著小毛驢跟在後面給被撞翻的商販新人撒錢,平息矛盾。

這次康熙好像又只聽進去他一半建議,胤礽就只能祈禱,繼“反清復明正藍旗”之後,可別又來一個“忠君勤王正藍旗”。

他心臟脆弱,承受不住。

可人運氣背了,真是怕什麽就來什麽。

在康熙授意下,明珠和索額圖帶著某未定皇子黨眾成員勸康熙收回成命,胤礽又授意傑書去拜訪被罷免的旗主,讓他們乖乖認錯。

在康熙和一眾大小旗主的唱念做打下,正要上演執手相看淚眼的君臣和好一幕。

正藍旗的底層軍官與旗民們以為自己以後要成為太子的“旗奴”,美好未來近在眼前時,聽聞那些宗親勛貴一通反對,他們的好事要沒了,甚至可能將多鐸多爾袞的後代恢復爵位,他們要回到多鐸或者多爾袞的後代手中。

這還能忍?

能忍不是正藍旗!

於是在京郊的正藍旗旗營開始騷動不安,北京內城的正藍旗旗人也互相串聯,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康熙冷眼看著這一切,不但沒阻止,還讓胤祉新出的報紙上,討論了八旗普通旗民的事,讓大家評評理。

外城的非旗人老百姓總是很羨慕不需要納稅服役的旗人,他們卻不知道,普通旗人也是要納稅服役的,區別只是旗人供奉的是旗主老爺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