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4頁)

若康熙要廢漢軍旗的話也一樣。漢軍旗旗主多是漢人,他們本身就有大莊園,也一直做好了會被滿清朝廷給削減牛錄的心理準備。

即使漢軍旗中有滿人旗主,但那被摻沙子進去的滿人,無法帶動漢軍旗謀反。

雖然短時間內,包衣軍隊和漢軍旗軍隊的戰鬥力會下降,但他們現在有足夠多的青年將領,應該能很快將軍隊狀態調整過來。

胤礽唯一擔心的是,康熙不管不顧去動滿八旗。

但康熙最想動的就是滿八旗。

“朕真的想廢滿八旗啊。”康熙嘆氣,“當年太祖起兵,便是因為族人們快活不下去了。如今大清入關,滿八旗不廢,壓在旗人身上的嚴重攤派和供奉,他們不還是活不下去?”

胤礽老老實實道:“確實。旗人若當不了官,不但要供奉大小旗主,要在有戰爭時上場殺敵,還要被大小旗主們強迫服勞役。”

大小旗主們,嗯,包括之後被封成小旗主的皇子,家裏想修個什麽做個什麽,都是直接讓旗民免費自帶幹糧來幹。

所以旗民才又稱旗奴。

後世總會有“咱們旗人當年如何如何”的不和諧聲音出現,仔細一聽,那些人祖上要麽是當官的,要麽是紅帶子黃帶子(即宗室)。他們是旗人,也是壓迫旗人的人。

這就像懷念舊社會的,問一問成分,祖上都是士紳階層一樣。

哦,不對,還有部分腦子有問題的傻逼。

普通旗人被壓迫,從大清之處就反抗不斷。如果這旗人碰巧又遇上了自家旗主被收拾,生活就更加淒慘。

“反清復明正藍旗”這個“笑話”,就是康熙初年,正藍旗底層旗人和軍官反抗清政府的事跡。

之後大清遭遇的多次民眾反抗起義中,底層旗民和軍官也沖鋒在前。

階級鬥爭就是階級鬥爭,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無論哪個民族都活不下去。

“普通旗民也好,普通的其他民族底層老百姓也要,都會面對苛捐重稅,區別只是給誰。”胤礽雙手合握給康熙敲背,“不過旗民被束縛在八旗中,其他老百姓還能逃,他們逃不掉,會更慘一些。”

老百姓過不下去,可以給善良的大戶當佃戶,可以逃進深山中,可以去海外搏一搏。

旗人過不下去,連“旗民城”都不能出,一輩子都是旗主的奴隸。

旗奴旗奴,後金靠著剝削旗奴發家。大清建立之後,旗奴好過了沒多少年,又打回到了更淒慘的境地。

因為剝削他們的不只是旗主,他們還要承擔國家的征召,還要因為沒文化被漢人豪強騙錢騙命。

為什麽旗人們都向往上三旗?除了隱形地位之外,上三旗的旗民過得最好。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他們只需要供奉皇帝、為皇帝做事。其他旗,除了皇帝這個“共同的旗主”之外,還要再被大小旗主剝削。

從切身利益上來說,下五旗的人不可能不羨慕上三旗。

正藍旗從上三旗被打落下五旗後,被逼得“反清復明”,就能理解了。

等等,現在正藍旗汗阿瑪給誰了?

胤礽眉頭一皺,感到了不對勁。

他愕然道:“汗阿瑪,您是不是下旨把正藍旗給兒子了?”

康熙道:“是啊,怎麽了?”

胤礽扶額:“兒子怕正藍旗又要反了。”

康熙:“……啊?為什麽?”

胤礽道:“不是反咱們而是……唉,汗阿瑪,您說正藍旗知道其他旗主反對您的兒子們領一旗,會不會直接勤王啊?”

康熙一開始沒回過神,胤礽提醒他上三旗和下五旗的不同時,康熙一拍椅子把手,居然樂了:“這麽說,下五旗都想當上三旗,那麽咱們直接合並八旗,只接受朕的管理,不是附和民心的事嗎!”

胤礽趕緊攔住興奮異常的康熙:“汗阿瑪,八旗普通士兵是恨不得只供奉咱們一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的意思,沒有中間的大小旗主再剝削他們一次。但您領軍打仗還得靠那群勛貴呢!就算是大學裏培養的勛貴子弟,在大是大非上,他們的屁股也是坐在自家利益這一邊的!”

不是人人都能革自己家的命!

康熙嘆氣:“民心在朕,如果準噶爾不開戰,朕有足夠的的時間解除他們對八旗的控制。待八旗到了朕的手中,要廢除八旗制度不就容易了嗎!”

胤礽苦笑:“也不容易。汗阿瑪,您廢了八旗,誰來供養宗室和勛貴?您總不能讓他們隨意支取國庫銀子吧?如果您說讓他們老老實實吃著俸祿過活,估計汗阿瑪您在史書中的名聲,恐怕能和洪武帝媲美了。”

他那四弟為什麽被史書黑,被乾隆拉踩,連孝順的面子情都不給?

因為雍正前面追討國庫虧空得罪了八旗勛貴,後面在河南暫行的官紳一體納糧得罪了漢族官宦,滿朝文武都恨他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