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4/4頁)

現在汗阿瑪在急怒之下,那些旗主說不幹了,他換個旗主怎麽了?

至少汗阿瑪沒直接下旨廢除八旗對不對?這事並不算嚴重。

只要汗阿瑪沒直接廢除八旗,就算旗主想反,旗人們不一定……大概不一定會跟著旗主反,對不對?

胤礽回屋裏半躺著,接過弟弟們遞來的愛心茶水灌了幾口,終於冷靜下來。

他給弟弟們解釋,現在康熙做了什麽事。

現在小阿哥們還沒有學到八旗制度。胤礽一邊給他們講解八旗制度,一邊梳理自己的思路。

努爾哈赤創建八旗,當時他還是一個部落首領腦子,搞的是“盟友制度”,他手中只有鑲黃旗。

後世人並不知曉的冷知識,旗人又叫“旗奴”,他們和包衣一樣,其實都是旗主的奴才,要供養旗主生活,為旗主打仗,所有財產和性命都歸屬於旗主。

旗人和包衣不同的是,包衣幹伺候旗主的活,是旗主的“內院奴才”。

努爾哈赤時期,旗主們勢力非常強大,旗主貝勒們組成議政會,連努爾哈赤的命令都可以不聽。

努爾哈赤發現了八旗制度的弊端,於是經過一系列手段,把八旗分封給兒子,又給兒子世襲罔替的親王。

在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這做法有用。但努爾哈赤一死,被旗主貝勒們推舉上位的皇太極更加尷尬。

於是皇太極也學努爾哈赤削減旗主的權力,努力擡高自己手中旗的地位。皇太極在位期間幾次對兄弟動手,背後原因都是為了削旗。

但皇太極還未對八旗制度徹底動手就暴斃,八旗制度和議政王會議保留下來,並比之前更加強大。

順治親政之後,將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三旗歸於皇室管理,又收繳多爾袞之弟多鐸的正藍旗,正藍旗旗主位置空缺,大大加強了對八旗的掌控。

可順治也死得早,待康熙繼位之後,八旗旗主的權力又恢復了。

就連上三旗,在康熙繼位之初都有各自的旗主,正黃旗旗主為圖海,鑲黃旗旗主為穆理瑪,正白旗旗主為巴哈納。在康熙除鰲拜後,上三旗才不設旗主,真正歸康熙直管。

下五旗中,正紅旗旗主為康親王傑書,是康熙親信;

鑲紅旗旗主為平郡王克齊。康熙砍了老平郡王妃佟佳氏的腦袋,將佟佳氏所生孩子全部除宗後,平郡王的位置才落到克齊手中。但克齊此次卻站在了康熙的對立面;

鑲藍旗旗主為簡親王雅布。簡親王一脈是鐵杆的反太子黨,宗親中最頑固的勢力。

除此之外,正藍旗和鑲白旗原本在順治剛即位的時候被多爾袞兄弟獲得,順治治罪多爾袞和多鐸後,這兩旗目前沒有旗主。

胤礽梳理完之後,松了一口氣。

看來皇帝老爹雖然魯莽,但也不是特別魯莽,已經將事情最壞後果考慮清楚。

上三旗、正紅旗、正藍旗和鑲白旗都在康熙掌握內,不安穩因素只有鑲紅旗、鑲藍旗兩旗而已。就算兩旗叛亂,也不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大概。

胤礽很想以頭搶地。

汗阿瑪您要整治八旗,也在打完準噶爾之後再整治行不行?準噶爾蠢蠢欲動,已經快要犯邊了啊!到時候八旗大軍可是要全員出動的!

現在八旗亂起來了,之後準噶爾打過來,讓大哥帶著新軍去拼命嗎!

您能不能按照您上輩子的做法徐徐圖之,先給他們換都統,再把皇子們分封到各旗當小旗主模仿“推恩令”,等架空了旗主再說啊!

三征噶爾丹在康熙三十五年結束,您原本在康熙三十六年才對八旗下手,下令調換八旗都統,不準八旗都統由本旗旗人擔任。為什麽這輩子要這麽早啊!

兒子不明白,兒子真的不明白!

噶爾丹還在那呢!您睜開眼睛看看噶爾丹!那麽大一個噶爾丹!

“太子哥哥……八旗是不是要反了啊?”

聽不懂的弟弟們還在吃手指,聽懂的弟弟已經要哭了。

胤礽虛弱道:“沒事,沒事,哥哥保護你們。梁九功備馬車,孤要立刻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