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4/4頁)

文化方面,清算曲阜孔家和報紙的發行,給文化革新奠定了良好基礎。能不能守住這個基礎,就要看新百家、新儒家的發展,以及大清科學院能不能拿出更具有轟動效應的成果;

民族融合方面,剃發令的廢除與“炎黃共主”的神話故事廣泛流傳,再加上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各地起義幾乎絕跡,偶爾零星幾例,都是當地地方官和豪強不當人,逼迫百姓沒活路……

一條一條列下,胤礽恍然。

他好似做了許多事,又好似仍舊束縛在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的歷史進程之內——該發生的事還是照常發生,只是隨著他的介入,那些事改變了過程和結果。

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無法逆時代而行。順著歷史的潮流,他應該把能做的都做到了吧?

胤礽不確定地想。

人閑下來就容易想東想西。

現在胤礽只偶爾給康熙當一當秘書處長,其他跑腿的事交給了弟弟們——胤禔回到草原、胤祉繼續奉旨噴人、胤禛已經包袱款款去了南京。

他空閑時間一多,又不需要和弟弟們一樣每日讀書,便經常坐在花園裏發呆。

思考過去、思考現在、思考未來……總之,胤礽陷入了哲學狀態。

他這一副模樣,自然被康熙認為還在思念太皇太後,於是不敢給胤礽派太多事,讓胤礽繼續閑著。

胤礽的哲學時間也越來越多。

胤礽如此悲傷,搞得康熙都沒法悲傷下去了。

兒子垮了,他這個當阿瑪的要撐住。

康熙精神狀態很快恢復到勵精圖治帝王模式,摩拳擦掌等著出使奧斯曼的常泰與出使羅斯國的陳廷敬傳來好消息,就可以立刻著手揍準噶爾,一舉解決大清內部剩下的大患。

康熙打了雞血,底下的大臣們自然也沒法喘氣。

什麽太皇太後不想與皇太極合葬,符不符合禮儀的討論先放一邊去,把政務完成再慢慢商量。

反正他們就算吵這些禮儀的事,皇帝也不會聽。

之前幾次康熙對禮儀的大改革,他們反對如此激烈,皇帝什麽時候聽過?

想到這,大臣們不由黯然。

這樣的皇帝,就是暴君啊。別說某些漢臣,就連一些滿臣都開始翻史書,懷念那些垂拱而治的聖君——把權力交給大臣或者把權力交給宗室,聖君們都是垂拱而治,沒區別。

胤礽繼續當他的鹹魚哲學家。

直到有一天,他難得去一趟禦花園,在墻角處撿到一只哭泣的小娃娃。

會在宮裏出現的小娃娃只會是阿哥。

胤礽替大哭的小娃娃擦幹凈眼淚和鼻涕之後,仔細一瞧。

這不是未來的賢王十三弟嗎!!!

我的好十三弟為什麽會躲在花園裏哭泣!誰欺負他了!

是這個皇宮裏的下人們飄了,還是我大清皇太子胤礽提不動刀了!

鹹魚胤礽原地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