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4頁)

文人們見到胤祉揚名的辦法,很想模仿。

康熙把報紙抓得特別嚴格,現在只準京中出版報紙,其他私自印刷報紙議論時政都是死罪。

即使地方上想要將報紙改個名字,弄個什麽“文人清談”之類的名字,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與皇家出版社競爭。

從成本上來說,有新印刷機後,印刷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

京城的報紙,就算運到邊疆、甚至海外,其價格也比本地文人豪強們自己折騰的“報紙”要便宜許多。

從內容上來說,京中的報紙可以暢所欲言,文人辯論只占一個版,其他有政策解讀、法律解讀、種田織布小技巧、以及有趣的故事。

對地方上的老百姓來說,就算他們拿到報紙時已經過了時效,但其中內容仍舊非常有用。

比如皇帝免了什麽地方的賦稅,而他們這裏還有人繼續征收賦稅,就可以糾集一群讀書人悄悄上京告禦狀啦。

地方官一度想要禁止本地閱讀報紙,但他們敢這麽做,就是造反。

於是,他們發行的刊物,還是和他們以前發行的詩稿一樣,屬於文人自娛自樂,無法讓老百姓買賬。

不僅如此,隨著老百姓了解了政策,一股自下而上的對地方官的監督勢力逐漸形成。

康熙在胤礽的見建議下,專門創建了一個部門,來接待這些上訪群眾。

不過康熙也定下了嚴格的規章,來懲罰誣告的人。

每個來告狀的人都要簽字畫押,如果誣告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這個規章也寫在了報紙中,讓各地百姓知曉。

在這種嚴苛的防誣告的規章下,老百姓只會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來告禦狀。

這樣不符合後世監督吏治的標準,但在這個時代,總歸讓老百姓多了一條活路。

胤禛看到這個部門,眼睛都在放光。

“汗阿瑪,我想……”

“等你長大再說!”

“嗷,兒子已經長大了!”

“等你成婚再說!”

“兒子馬上就可以成婚!”

於是四阿哥成為繼大阿哥之後,被康熙揍得最多的皇子。

見四弟老被康熙揍,情緒仍舊懨懨的胤礽“驚坐起”,趕緊把胤禛護在身後:“汗阿瑪,四弟做事做得挺好,可以再給他些事做,鍛煉鍛煉。”

再不把四弟弟送出京城外,四弟弟的屁股就要開花了。

胤禛什麽不學,怎麽學大哥,老在汗阿瑪的怒點上來回橫跳?

康熙瞪了胤禛一眼。

胤禛躲胤礽身後給康熙做鬼臉。

康熙氣得又要去摸鞭子。

胤礽拉著胤禛後退幾步,道:“汗阿瑪,弟弟還小,抽壞了生病怎麽辦?”

康熙道:“胤禔被朕抽了那麽多次,不也沒生病!”

胤礽道:“大哥是大哥,有幾人能和大哥一樣?”

康熙冷哼了幾聲,沒好氣道:“你就縱著他吧!遲早他會被你慣壞!他不是抄了江寧將軍府邸嗎?朕派他去清查江寧駐軍違法事跡,順帶看看南京開海情況。”

天津海軍基地已經建設完畢,接下來康熙準備在南京建造海軍基地。

不過“接下來”不等於馬上。建造海軍基地挺花錢,康熙還得回幾年血。

雖然開海之後,國庫逐漸豐裕,但這些錢要留著打準噶爾。

噶爾丹雖然仍舊只在漠西轉悠,還未正式和大清撕破臉,只偶爾南下掠奪,但他敢捋大清的龍須,康熙必定要揍他。

康熙之前幾次打仗都是腦袋一拍,說打就打。現在他終於肯慢吞吞調動後勤,打一次富裕賬,每次打仗都負責後勤調配的索額圖感動極了。

明珠非常嫉妒。

他本來跟著納蘭性德一起去出使,結果船剛到南方海域就水土不服,灰溜溜地回了京城,被索額圖好一頓嘲笑。

明珠嘔得半死。

此次出訪,他作為領隊大臣,本應立下極大功勞,結果因為水土不服給抹了。

你說氣不氣?

即使現在納蘭性德幹得很好,常泰有意將納蘭性德推向台前,遞給康熙的折子上都將功勞讓給納蘭性德。

但兒子是兒子,老子是老子,明珠本就想讓納蘭性德看看姜還是老的辣,結果……明珠氣得最近胖了一圈。

索額圖天天貼臉嘲諷。

原本明珠作為侍衛,曾經和一群人擒拿鰲拜,武力值其實是蠻高的。

但他之後多在文臣中混,每日吟詩作畫,把功夫丟到一邊,現在身子骨已經虛了。

雖然赫舍裏是滿人中難得的書香門第,但索額圖天天(劃掉)揍兒子和弟弟(劃掉)習武,身體身手都比明珠好許多。

索額圖長籲短嘆:“要是讓老夫去奧斯曼,老夫現在已經立下大功勞了。可惜老夫要籌備軍需,唉。你的能耐就只有耍嘴皮子,結果身體太弱,給你耍嘴皮子的機會你居然都把握不住。這青史上,老夫的名聲要大大的超過你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