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4/4頁)

胤礽道:“說什麽融入,那些西學我們的老祖宗們就沒有研究過嗎?我可以從史書中,看到許多西學的原型。那些知識本就是咱們的。”

康熙:“……”

康熙問道:“你確定?”

胤礽拍著胸脯道:“不信阿瑪派人去整理典籍,把咱們史書記載中和西學相關的事都列出來。我們才是最先發現這些知識的人!”

康熙:“……”他怎麽感覺,兒子有點無恥?

但他很欣賞兒子的無恥。

康熙本以為胤礽心傷一次之後會頹廢許久,哪知道兒子雖然躲懶,但腦子仍舊在思考,怎麽徹底解決大清朝廷對儒林人士無力的現狀。

康熙想引西學、興百家,胤礽直接聯合對現狀不滿的孔家人,要刨宋儒的根。

雙管齊下,療效一定會非常好。

“恢復了?”說完正事後,康熙又揉了揉胤礽的腦袋。

胤礽笑眯眯道:“阿瑪,您知道什麽是鱷魚的眼淚嗎?”

康熙問道:“那是何物?”

胤礽道:“鱷魚在吃其他動物時,會留下眼淚,看上去仿佛悲天憫人。但其實它只是因為吃了其他生物,體內鹽分升高,通過淚水把體內多余的鹽分排除體外,順便潤滑一下眼睛而已。”

“鱷魚的眼淚,就是偽善的代名詞。”胤礽指著自己的眼睛道,“看這,就是鱷魚的眼淚。我會哭,但該捕獵的時候,我也不會手軟。”

康熙再次揉了揉胤礽的腦袋。

他想對兒子說,不,你這不是偽善的眼淚,你不是鱷魚。

但最終他只是笑著道:“很好。當太子,就該有這樣的魄力。”

胤礽笑著點頭,仿佛心中陰霾一掃而空。

他丟掉了自己的小被子,開始幫助康熙處理政務。康熙的效率立刻提升多少,估計下月就能回京了。

他們順帶給一些孔家人寫信,讓他們來京城一敘,共創新儒學盛世。

當然,康熙也發布招賢令,召集殘存的百家後人。

即使百家學脈看似斷絕,實際上休息百家學問,並以百家自居的人並不少。他們只是隱藏在民間,隱藏在儒家的陰影下,假裝自己是個儒士般活著。

康熙在南方舉起的屠刀,本讓朝中一些儒林人士很不滿。

但當康熙發布招賢令的時候,他們慌了。

皇上難道是因為杭州城內那些打著儒商招牌的敗類,對儒家失望了?

不不不不,皇上,那不是真正的儒士!我們儒家學子才不是會經商渾身銅臭味的俗人!皇上不要因為他們而對儒家失望,懷疑儒家對大清的忠誠啊!

衍聖公急瘋了,趕緊上書,說要來北京城和皇上談談。

儒家一急,這浙江杭州城的滾滾人頭和前往邊疆的流放長隊,都不是事了。

反正刀沒落在自己身上,他們為何要和一群商人共情?

他們只會寫文章抨擊,斥責商人讀了幾本書就敢說自己是儒商,商根本不能冠以儒字。

儒商本想讓朝中宗族為自己出頭,卻恍然發現,自己居然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