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藩之亂本應該在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底徹底結束。

這一世,因趙良棟提前掌握前線指揮大權,三藩之亂在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初就徹底結束,提前了整整一年。少燒了一年糧餉,康熙的國庫輕松不少。

胤礽上輩子閱讀清史資料,潛意識記下了清朝國庫實際存銀數量。

現在康熙國庫實際存銀三千萬兩左右,待打完三藩,就只剩下兩千多萬兩。可見八旗軍隊故意拖延戰機,空吃糧餉的情況有多嚴重,給康熙初年的國庫造成了多大的負擔。

胤礽靠坐在暖烘烘的軟榻上,手裏搖著撥浪鼓,誘惑正在學走路的小胤禛站起來。

待小胤禛站起來之後,胤礽就學他無良的汗阿瑪,一個指頭把小胤禛戳倒,讓小胤禛摔一個還會彈一彈的屁股墩。

小胤禛也不惱,扭扭屁股繼續追逐撥浪鼓。

胤礽折騰小胤禛,是因為想起國庫存銀的事,對這家夥有點嫉妒了。

胤禛因為各種文學作品,在民眾心中印象挺好。有些作品甚至把雍正皇帝吹成了清代焦裕祿。

其實根本不是那樣啊!嫉妒!

比較反直覺的是,公認的敗家子乾隆,其實在位期間國庫存銀是最多的。在他退位的時候,國庫存銀高達六千九百萬兩。

所以乾隆有諸多錯誤,但敗家屬實談不上。

康熙駕崩時,國庫時存銀二千七百萬兩;雍正駕崩時,國庫存銀三千四百萬兩。

說雍正搞經濟有多強,那是文學作品虛構。

但雍正和怡親王“合體”之後,那就太強了。

雍正負責信任怡親王和執掌屠刀,怡親王負責一切庶務。在怡親王這個“副皇帝”活著的時候,雍正國庫存銀年年激增。雍正八年,國庫存銀高達六千二百萬兩。

短短八年時間,怡親王便讓雍正的國庫翻了一倍多。

而雍正八年末,怡親王一去世,可憐的四弟弟孤掌難鳴,就算自己嗑著丹藥努力,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國庫存銀每年直線下降。

雍正九年,國庫存銀五千萬兩;

雍正十年,國庫存銀四千萬兩;

……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乾隆繼位的時候,國庫存銀就只有三千四百萬兩了。

乾隆看不上自家汗阿瑪是有理由的。

他看不到雍正延續康熙民族融合、逐步睜眼看世界的先進性;他也沒學過哲學,不知道他最後一個饅頭吃飽,有雍正前面給他墊了很多饅頭的原因。

他只知道,雍正晚年老打敗仗,國庫也空虛,幹啥啥不行,就知道寫書和人吵架,一點都不像個正常皇帝。

(雍正:是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乾隆退位後,嘉慶初年,最愛造反一千年的白蓮教又造反了,燒了近億兩白銀,從此之後清朝便一蹶不振。

康雍乾三世,國庫存銀最高點依次是五千萬、六千萬、七千萬。

嘉慶之後,清朝國庫存銀最高都沒有超過三千萬。清朝盛世還未轉化成先進的生產力,還未讓普通人也嘗到甜頭,就戛然而止。

胤礽又戳了一下小胤禛的腦門。

小胤禛摸了摸額頭,對著胤礽甜甜一笑:“哥……玩……”

胤礽收回手指,有些心虛。

嗯,他不能因為嫉妒雍正而欺負這輩子的四弟弟。

嗚嗚嗚,為什麽我後世的名聲那麽壞;你活著的時候名聲那麽壞,百年之後還能被人突然捧成“清穿男主一塊磚”啊。

不行,再戳一下。

剛站起來的小胤禛再次被戳倒在床。

他張大嘴開心地笑了兩聲,喊了聲“還玩”。

胤礽翻白眼。

這小家夥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欺負他,還以為自己在陪他玩。

胤礽嘆了口氣,收起自己的小心眼,開始一邊認真陪胤禛玩,一邊繼續思維發散,胡思亂想。

說起白蓮教啊……那個元朝的時候反元復宋,明朝的時候反明復元,清朝的時候反清復明,到了新中國的時候還要反新社會復辟,吃不飽肚子要造反,吃飽了撐得慌也要造反的奇葩宗教。

不看立場,胤礽其實很敬佩那些真正堅持著反清復明的人。但白蓮教還是算了吧,這玩意兒必須鏟除。

胤礽使勁晃了晃腦子,把滿腦子對大清的憂心忡忡晃走。

現在一大堆問題都還沒解決呢,想那麽多幹什麽?是想累死阿瑪嗎?阿瑪已經累得眼圈黑得像只大熊貓了。

胤礽想起康熙現在走路都打著飄的模樣,忍不住“噗嘿”。

讓你揍我,活該!

胤礽躲在小胤禛這裏玩耍的時候,康熙喝了一口濃茶,按壓了一下太陽穴:“保成呢?”

一個小太監上前,開始向康熙報告今日太子的起居。

太子先去找正讀書的大阿哥,給大阿哥做鬼臉;

太子再去找三阿哥,和三阿哥、榮憲公主一起玩情景對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