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被甩了 懷疑人生的小公舉怨婦……(第3/4頁)

崔氏“哦”了一聲,問道:“弄明白了又如何?”

李瑜愣住。

崔氏語重心長道:“弄明白了又去把她找回來繼續養在身邊?可是人家不屑回來了呀,你此舉明明是對她上了心,還死不承認。”

李瑜被徹底噎住了。

崔氏無奈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你得知寧櫻出逃了,所有舉動都在告訴人們,那人就是你的心頭好,你為她輾轉反側,為她牽腸掛肚,為她不得安寧,絞盡腦汁揣摩她為何要出逃,又給她找借口理由讓自己安心,種種行為不就是因為你在乎她嗎?”

李瑜欲言又止,崔氏做了個打住的手勢,“老奴這些日滿腦子滿耳朵都是寧櫻,已經聽得厭煩了,她對老奴來說就只是一個奴婢。”

李瑜:“……”

崔氏嫌棄地指了指他,“瞧瞧你這模樣,跟被男人甩了的怨婦有何區別?”

李瑜懊惱道:“我這般好的郎君,她為何要厭我?嫌我樣貌不夠俊?對她不夠大方?還是不夠偏寵?”

崔氏憋了憋,“或許是她眼瞎?”

李瑜糟心道:“我才眼瞎,相中了這麽一個玩意兒。”

他不痛快地坐到台階上,崔氏還想說什麽,他做手勢道:“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崔氏無奈地嘆了口氣,只得默默地退下了。

屋內燭火跳躍,猶如李瑜起起伏伏的心緒。他是真被打擊到了,從小到大順風順水,哪曉得踢了寧櫻這塊板磚。

只要一想到他這些日的自作多情,就臊得慌,以及顏琇說的那番話,哎喲喂,李瑜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他是一個非常自信且自戀的男人,從未對自己產生過懷疑。

寧櫻可以說是他最親近的女郎,她太熟悉他了,熟悉到他身上長幾根毛都清楚,結果那個天天吹捧他的忠實信徒說走就走。

他不禁懷疑自己,難道是他長得不夠俊?還是床品太差?亦或……是她有毛病?

殊不知在他懷疑人生,自我糾結時,寧櫻已經順利抵達了江南。

這一路的順利給她生出了豹子膽來,徑直前往揚州臨川落腳。

她嫌處理膚色太麻煩,索性恢復本來面貌,只不過在右邊從眼窩到臉頰做了大片紅色胎記,並還特地點了一顆黑痣。

素顏沒有任何妝容修飾,五官寡淡,再添了那麽一塊胎記,穿的衣裳也粗糙,雖然瘦,但沒胸沒屁股,整個人沒有丁點女人魅力。

寧櫻很滿意這副新造型。

她琢磨著一路順風順水的,李瑜多半沒追究,若是隱匿在這片繁華城市裏的某個角落,他興許是找不來的。

臨川城四通八達,有數十個裏坊。

原本是沒打算來這兒的,還是鏢局裏的人說這邊的風俗人情質樸有人情味,寧櫻這才好奇過來看看。

這裏不比京城繁華,但因處在南北交通之地,且是魚米之鄉,經貿非常發達。

商業之地往往人員流動也活躍,各種天南海北的人都因各自的目的聚到一起交易。像寧櫻這種不起眼的婦人並沒有人會注意,也沒有人會關心她是否是逃奴,從何地而來。

她就像從籠子裏放飛出來的鳥兒好奇地打量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懼怕,只有新鮮稀奇。

這一路漂泊她早已做好了打算,準備尋一處街巷經營一家小食肆試試。

在臨川各個裏坊穿梭的這些天,她大體了解到當地人的飲食習慣,追求清淡鮮嫩,鹹口中帶少許甜,口味比較平和。

不過因其地域因素,天南海北聚集的人也多,各方帶來的飲食文化也有差異,相對較雜。

她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走街串巷,最終選中了永來坊。

此坊居住的多數都是外來者,當地人不到一半,說話的口音有從西域來的,京畿片區的,蜀地的,甚至胡人也不少。

寧櫻搖著一把蒲扇打聽牙人,一婆子跟她說興莊街頭第一家住的程大娘就是專門幹牙行的。

於是她尋了去,敲開程大娘的宅門。

那程大娘莫約四十多歲的年紀,是本地人,當時正跟家中的男人吵架,開門見寧櫻其貌不揚,聽口音像京畿那邊的,非常不耐煩。

寧櫻詢問她手裏是否有鋪子來源,程大娘看她一副窮酸相,不耐道:“有鋪子,就是不知娘子舍不舍得出手。”

寧櫻來了興致,問道:“可是在永來坊裏?”

程大娘:“是在坊裏,有三家,不知你要尋哪樣的?”

寧櫻比劃了一下,“做小食肆那種,用不著太大。”

見她是正兒八經要找鋪子,程大娘這才把她請進院子。裏頭的男人見生意上門,也沒再吵嚷,自顧出去了。

程大娘端來凳子供她就坐,隨口道:“聽娘子的口音,應是從京畿那邊過來的?”

寧櫻點頭,忽悠道:“我夫家是那邊的,但因去年病故,夫家又容不下我,這才被趕了出來,走投無路才下江南投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