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正文完 天下姓裴。(第3/5頁)

亦成功地熬過被群臣催促立後納妃的日子。

到今朝,總算可以喘出一口氣。

而陽關道一戰,他將自己保護地很好,並沒有受傷。

是急返兩地的奔波,加上這些年殫精竭慮地謀劃,引出了他全部的病根。

好在近半月的急救,讓他緩了過來。

裴朝清目光無意瞥過他枕頭處的那個錦盒,眼中惱意更盛了。

他進來時,陰莊華同他說,好幾回太醫施針急救,他明明意識不清,卻始終都抓著那個盒子,鬧得太醫尋不清他肌理脈搏,下不了針,差點誤了時辰。讓他想辦法拿走它。

“那是何物?”裴朝清問。

李慕隨著他目光看過,眼中亮了亮,只捧過盒子,放在胸前。

“阿曇的一點東西。”他打開錦盒,伸手輕輕撫摸。

裏頭一共放著三樣東西。

用金線纏著的兩縷青絲,一枚在敦煌她重回李禹身邊時留給他的荷包,還有一只她的繡鞋。

他們曾結發為夫妻,到如今只剩青絲兩縷。

荷包內側有她修的字,今生無緣,來生再續。

原來,那麽早之前,她就把來生許給了他。

他該高興的。

可是,原本今生便可一生一世,卻走成“無緣”二字。

而那只繡鞋,是她在大悲寺穿過的,上頭占著芙蕖的骨灰。

他揀了回來。

他和她曾孕育二子,卻無一見天日。

裴朝清將錦蓋合上,道,“病好再看,莫再費神!”

李慕默聲頷首,他自該好好保養,養著身子,攢著日子,等未來的某一天。

“物歸原主!”裴朝清轉了個話頭,指了指一旁案桌上的虎符和天子劍

李慕看著那兩樣東西,搖了搖頭。

“君主不賢,臣子有德。”李慕緩緩道,“你們拿好。”

“你莫聽外頭那些話,此番龜茲國主乃是你親手……”

“外頭的話,是朕讓雲麾使傳的!”

話音落下,裴朝清怔了片刻,須臾亦反應過來,不可置信地看著他。

“我、實在太想她了……我想快些離開這,去找她……”五年來,李慕頭一回提起裴朝露。

如何能放心她一個人遠走。

他原是派了暗子一路隨著,裴朝清亦是譴了家臣暗中相護。

只是為防萬一,暗子傳訊的頻率並不高。

他亦不多問,多來只關注裴朝清的心緒神色。

裴朝清如常,她便是安好的。

時至今日,他所求,只剩了她安好。

她好好的,他便能期待重逢日。

“便是如此,又何必累壞自己為君的名聲?”裴朝清蹙眉道,“羨之,你無需這般的!”

李慕搖頭,面上浮起一點久違的笑意。

*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李慕修養了數月,春日天氣回暖,他終於能下地,康復得七七八八。只是他已經極少露面,便是病愈,亦對外傳著纏綿病榻。

而在朝政上,因裴朝清在庫車道一舉得了龜茲降書,使之稱臣,乃大郢數十年來未有之功績。遂裴氏司徒府遂隱隱有了昔日模樣,門客漸多,族人慢慢入仕,大半軍政亦落在他手中,由他處理。

而其妻陰莊華,因出身敦煌,對彼地甚熟,遂遙領兼任了敦煌郡守一職,同僧武卒一起分管西北邊境線。

如此西北高門開始式微,無論是在京畿還是在邊地上,權利都被分割了出去。然如今時下,便是聯合一氣,便也不是那對夫妻的對手了。

他們手中聯合起來,統共不到十萬兵甲,而裴朝清去歲僅從戰場便帶回十萬精兵。更不論李慕手中前兩年便開始擴招的僧武卒。

朝局逐漸安定下來,然而禦座山的男子聲名卻愈見難聽,民心漸漸失去。

原因無他,兩處。

一來,他沉迷神佛不理朝政。

二則,他無妻無子,不孝於天下。

*

建武六年五月,毓慶殿中的德太妃到了彌留之際。

李慕日夜相伴,如兒侍母,片刻不離。

“阿……曇……”已經兩鬢斑白的婦人,握著養子的手,眼淚滴滴落下,“她好嗎?”

“好!”李慕回想近日裴朝清神色,原是郁郁不太好看,卻還是點了點頭。

如今時局,相比她離開時,已經好許多。他也不用撐著一股心氣埋頭苦幹,怕萬一錯漏,使之再無見面之可能,遂不敢分心,不敢多思多想多問。

故而前日裏,他一時沒等到自己的暗子,遂開口問了裴朝清。

裴朝清也未瞞他,只言人在涼州,就是舊疾發作,左右醫藥人手齊全,也未有大事。

涼州,是他昔年封地。

這些年裏,她走的路線,非常明顯,一路往西。

在洛陽住過,去過天水城,到達敦煌郡,下榻白馬寺,大悲寺,如今是在往回走,停在了涼州。

皆是他曾經到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