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帝王 李家的子孫,只能護李氏門楣(第2/2頁)

她笑的愈發明艷傾城,“當日生六郎壞了身子,郁氣結於胸,終是遺憾。補能補得多少,不如陛下再賜妾身一個。”

“我們、好好的重頭來過。”話至此處,蘇貴妃竟是雙頰飛霞嫣紅,一片嬌媚含情。

“再眠一眠,朕去看看婕妤。”李濟安起身,滿目都是笑意,扶著她送至床榻。

“恭送陛下!”一室宮人,在蘇貴妃的帶領下,跪送君王。

“歇著吧!”李濟安盤著手串,按了按蘇貴妃肩膀,已是天命之年的男子,腳下步伐竟又踏出幾分意氣風流。

蘇貴妃就著宮人的手起身,呼出一口氣,轉身上榻時,面上多了兩分厭惡和嘲諷。

帝王無情,大概便是如此。

看似在意兒子,然和他自個相比,兒子亦不過是他收復失地的一個臣工將領罷了。

*

偏閣中,李濟安正在用早膳,四下沒有侍者,只有面色蒼白地穆婕妤伺候在側。

“朕就不該奢望你會是個軟和的。”李濟安從她手中接了碗盞,“阿姐□□的人,真真和她一個脾性,太倔又愛管閑事。”

“公主管的不是閑事,是家國天下事。妾身管的亦不是閑事,是孩子的事。”

“這是起了要陪六郎同去的念頭?”李濟安用了口粥,“敢這般同朕說話了!”

“妾身不敢,乃一時心急,望陛下恕罪。”穆婕妤低了頭,躬身跪下去。

“起來!”李濟安一把扶住她,亦給她盛了碗粥,“用了,養養精神,午後讓禁軍護著去洛陽。”

“謝陛下!”

“你承了阿姐不少本事,但是別學她的性子,朕不喜歡。”李濟安看著低眉用膳的人,話不由多了些,“一個公主,家國天下事便不該是她管的。你也一樣,是你的兒子嗎,這般上心!”

穆婕妤手下微頓,擡眼視君,片刻道,“妾身受教了。”

“見到六郎,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心裏可清楚?”

“清楚!”穆婕妤已經半句話都不想再多言。

“阿曇到底還在東宮,便是出了東宮,亦是在朕的國土上。”李濟安看出她的敷衍,遂笑道,“阿姐可就剩這麽點血脈了,你可拿捏清楚了。”

穆婕妤勉勵壓制著起伏的胸口,從座上起身,伏地叩首,“陛下安心,妾身自謹言慎行。”

“好了,別動不動就跪。”李濟安虛扶了她一把,起身道,“待過兩日,阿曇回宮,且還有事需你去勸勸。”

話音活下,他亦有些不滿,“那個孩子,也就看著老實,著實是個能折騰的。”

竟然能從東宮走出來,讓天下為她作證,金蟬脫殼逃生,眼下又這般回來,裴氏的那點事,一時三刻想來是過不去了。

李濟安提眉,不由浮上一點惱意。

“不知陛下所指何事?”穆婕妤問。

“你管的過來嗎?”李濟安轉瞬笑道,“不急,一樁一樁來。你且先去看看六郎!”

他擡步前往早朝,至門口頓足停了一瞬,“聽話去做,朕保證,給的是諸方皆好的局面。”

天子一路至含元殿,期間亦接了長安城中金吾衛的第七次復命,確定城中沒有湯思瀚蹤跡。

兩個半月,搜查了七次,不可謂不頻繁。

“陛下,若是湯賊當真還未出城,如此推算便只有這宮墻內了。”禁軍首領杜逢山拱手道,“末將且帶人將宮內查一查,陛下安危至上,且等防止那湯賊狗急跳墻!”

“查吧!”李濟安坐在禦輦上,須臾又道,“揀個緣由,就說朕丟了枚玉佩,如此搜查各宮。”

“罷了,聞之可笑的由頭,你且暗中悄悄的查!”

“臣領命。”

已至含元殿,文武百官山呼萬歲。

李濟安走在白玉石階上,感受萬人之上的榮光。

從殿內到殿外,從金吾衛到大內禁軍,再到隱藏暗處的血位,這深宮之中,他何懼人來刺殺。

根本近不了他身三丈內。

今日敗軍之將,亦是他昔年膝下之臣,他也並不在意那人如喪家之犬逃走。如今非要捉住他,非要滅了口,左右是不能讓他落在自己兒子手中罷了。

在位三十余年的帝王,回想數月來,自己小兒子的種種作為和謀劃,略帶滄桑的面上現出驕傲的笑意。

只是李家的子孫,只能護李氏門楣,守李氏江山,斷不能私心別姓他族。想到這一處,天子眼中不由生出兩分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