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設局 平靜比風暴更可怕。(第2/4頁)

“自然也陪著你!”李禹心領神會地接下話,刮了一下她鼻尖。

陰蕭若心滿意足地窩在他懷裏,須臾聽頭頂的想起幾聲輕嘆。

“殿下,莫心煩。”她又靠近些,“您想要的,妾身會幫你想法子的,那齊王到底傷的如何,待過兩日我請阿姐來此,且套著她的話。還有,阿爹處留存的人,我亦會上心。”

“知你有心,只是孤不欲你為難,到底那是你親姐。”

“殿下這便錯了!”陰蕭若突然從他懷中坐起,一臉正色道,“殿下同齊王便不是嫡親手足嗎,那至尊位只有一個,利益當前手足情意擺兩邊。”

“大不了,待殿下事成,能都看在妾身薄面,饒過阿姐?”

李禹將她摟入懷中,片刻輕語,“你以孤為首,孤自順你心意。”

燭火熄滅,簾帳落下,陰蕭若縮在李禹懷中,心滿意足地睡去。

李禹撫著她姣好的面龐,眼中尚是情濃神色。

自知被下藥,他暗中已經尋了江湖神醫,民間偏方,但基本都無甚作用。眼下總算安撫住了這陰家女兒,讓她自願不急著要孩子。

如此,他亦可安心一段時日。趁李慕傷重,將精力投到更重要的事上。

當日敦煌郡中,白馬寺夜宴,赴宴的只有五地高門。尚有三處連著陰氏一族,共四門家主,並不知自己不能生養。如此,自己尚可再度嘗試拉攏他們。

畢竟,這收復長安的一戰,他再尋著理由不動兵甲,但到底也損失不少。如今蜀地而來的親兵所剩不過三萬。

若非將裴朝露拴在了身邊,李慕仗著手中那七八萬兵甲,估計早已同他兵刃相向。

天光大亮,李禹遂起身趕往早朝。

李慕病得上不了朝,他便需提高更多的關注,讓朝臣和天子覺得他才是中流砥柱。

*

承恩殿中,裴朝露自晨起,面色便一直不好。雖李禹不曾來擾他,但她一夜夢魘,全是李慕傷重模樣。昏昏沉沉的一夜,便沒有徹底睡實過。

而晌午時分,林昭回來復命,更是讓她一顆心跌倒谷底。

確確實實傷得下不了榻。

“見過他人嗎?可有何人侍奉在榻?”裴朝露捂著胸口,聲色顫顫,“陰家姑娘可在?陰……”

她突然想起,陰莊華說想要與他退婚。如此,自然不在的。

“屬下如今隨在太子妃身側,進王府不便,遂不曾親眼見得殿下,原是同屬下接頭的其他兄弟告知的。”林昭扶住裴朝露,“太子妃暫且定下心,殿下處有的是良醫聖手,估摸就是好得慢些,總不至於危及性命的。”

林昭與封珩一樣,皆是齊王府舊日屬臣,便也知曉幾分二人間的前程,只好聲勸慰道,“您如今顧好自個方是上策,如此亦可安了殿下的心。”

裴朝露了咬了咬唇,自然認同此理,只就著林昭的手慢慢坐下身來,端過補身的湯藥一點點飲了,“雲秀——”

“雲秀如今隨在二哥身側,你去傳我的話,讓雲秀好生照顧他。”

“屬下這便去。”林昭躬身領命,踏至殿外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那雙目通紅的人。

心道,這將雲秀姑娘送去殿下身旁,估摸殿下的傷能好一半。

*

轉眼已是七月流螢,裴朝露歸來半月有余。雖心焦李慕身體,但一時沒有出宮的理由,便也耐著性子待在宮中,以觀形式。

如今宮外格局大變,原本東道上和長安城內投降湯思瀚的世家權貴,在李慕的大軍清繳之下,或死或流放,十中七八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從西北道而來的八地高門,和當日逃亡敦煌返回的長安宗門世家,再加上隨天子同往蜀地回來的朝臣,如此三方,立於朝堂之上,形成新的朝局。

而後廷之中,卻是無甚變化。

蘇貴妃多年如一日,寵冠後宮。穆婕妤一如往常,嫻靜無聲地住在舊日宮殿。其他妃嬪皆是如此。

便是當日已經宣布薨逝的皇長孫,跳下城樓殉國的太子妃,如今皆活生生回來,天子亦不過一句二人得大郢福澤庇護,遇杏林聖手搭救方有余生,便堵了天下議論之口。

內廷之中安靜得如同兩年前那場逼得天子南下逃亡的戰亂從未發生過。這廂天子攜妃帶子歸來,仿若只是一次外出巡遊,一場溫泉避暑,到了時日便自然回宮。

裴朝露漸漸看清局勢,天子虛偽不願提及逃亡醜態成為他帝王生涯的恥辱,朝臣各自謀利只想往前走康莊大道,世人百姓得溫飽已是足矣誰會再論其他。

兩年前,潼關陣前,陣亡的七萬兵甲誰也不願再提及。朱雀長街西坊間,門閥集中地,舊府換新匾。

唯有付之一炬的司徒府門前依舊被狗血汙穢時不時地潑灑。但也僅如此而已,再無更大的風浪。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利來去,原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