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局勢 總得除了國賊,再算私怨。……(第3/4頁)

唯恐她聽來心中抑郁,多有愁思。

裴朝露見兄長神色,只直起身子往後靠了靠,面上笑意愈濃。

她深吸了口氣,將案桌上卷宗打開,這是她從空明處得來的情報匯總,還有部分是她自己原就知曉的一些情況,如今亦一道匯在了此處。

又返身回屋,拿來了大郢舉國地圖。

兩廂置於一處,方緩緩,“湯思瀚當日奪取長安,號稱雄兵二十萬。這一年多來,東突厥、回紇、渤海國皆同他結盟,對外亦稱共聚兵甲十五萬。而長安以東,以東道和淮南道為主,當日歸順於他、手中握著兵甲的世家大族,能夠點出名號的有十數處,兵甲總計十萬。”

“如此,他手中當有四十五萬兵甲。”

“兵甲之數……”

“兵甲之數,對外向來虛報數目,以懾敵軍,振己方。”裴朝露截斷兄長之語,“阿曇幼時,與兄長們同習兵法韜略,雖不如你們精通,這般皮毛卻也是懂得。既這般,湯思瀚處且按照半數算。可是即便半數,二十五萬總有吧。”

裴朝清仍舊無言,何止二十五萬,若不是李慕手中僧武卒擋著這陽關以西的龜茲國,待龜茲兵甲越境,當至少有三十萬數。

“還有龜茲國,不曾越境過來。”裴朝露又持筆點在邊境線上,“湯思瀚早年任涼州刺史 ,既有反心,想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龜茲國大好的戰力,我不信他會沒這念頭。想來是李慕的人手擋著。”

裴朝清有些吃驚地望著她,這是學了個皮毛的樣子?

“二哥,我們有錢無兵,只能作後盾。”

“李慕有兵甲,我問過空明,據說有近四萬僧武卒。四萬抵二十五萬,無異於以卵擊石。”

她拎過熟盂,將兩個茶盞都添上茶,雙手捧給兄長,“所以他需要尋人結盟。”

裴朝清一瞬不瞬望著她,片刻接過茶水。

“如今時局,陰素庭是世家門閥中,握兵甲最多的一方,明面為人所知的便有三萬之多。”裴朝露又點在卷宗上她先前的記錄處,“李禹此行,便是來與他結親,融他陰氏兵甲的。我若未記錯——”

裴朝露頓了頓,“西南蜀地有兩處節度使,是李禹自己的人,總計有五萬余人。故而,便是他結了陰氏,亦未滿十萬人,不過是湯思瀚的半數。”

“若是守城戰,這兵甲尚可。然此乃攻城掠地之戰,根本不夠。”

裴朝清放下茶盞。

“是故,當下第一步,李禹是友非敵,李慕的人手匯進來,我們的錢糧供給這三方。”裴朝露平靜如斯地望著兄長。

“那如此,人手還不夠。”裴朝清終於說了這晚論事之後的第一句話。

裴朝露筆尖輕點,圈出西部各士族,“太原王氏、滎陽林氏、隴西季氏……此間八大門閥,皆是手中養著兵甲的,亦不曾投靠湯思瀚,尚且還念這李氏山河。按著李慕的情報,近日皆陸續入了敦煌。亂世之中,他們數百裏跋涉,總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來的吧。”

“這八方高門,匯在一處十萬兵甲當有的,可是?”

“當年父帥之下,合該讓你去領少帥一職。”裴朝清嘆服道,“你能不介意同李禹合兵?”

裴朝露剜他一眼,擲茶盞於案上。

“瞧,還是生氣的。羨之還說你不會生氣!”

“他……”裴朝露低眉笑了笑,復又擡首嗔怒,“我是生你的氣。”

須臾,她嘆道,“總得除了國賊,再算私怨。”

“大郢若當真被取代,裴氏之怨屈當永不得昭雪。”裴朝露話語吐出,手中筆墨卻不曾放下,手中寫下“三、六”二字。

裴朝清知曉那是指李禹和李慕,只頷首道,“左右權宜之計,大抵從來沒有永恒的敵人。”

“亦無永遠的朋友。”裴朝露第二次圈點包括陰氏在內的九地門閥,“除掉湯思瀚只是第一步,我們最終要的翻案。”

她的筆點在那個“三”字上,“所以士族的兵甲一處都不能歸於他。”

“這是自然。”裴朝清道,“若這些門閥都支持李禹,待除了湯思瀚,他轉頭便會對付羨之,我們便依舊沒有翻案的可能。”

相聊至此,裴朝清已經徹底放心,只道,“阿曇,事成之後,羨之會派暗衛前往蜀地,讓陛下下詔,立他為太子。然後待他尚位,為我族人翻案。”

“出其不意,脅令天子。”裴朝露頷首,“是很好的計策。”

話語落下,卻搖了搖頭。

“你何意?”裴朝清蹙眉道。

“我裴氏獲罪,乃太子李禹紅口白牙倒出,天子朱筆定下,璽印蓋之。李慕上位,是可翻案。但依舊為天下猜疑,言其新帝念舊,一筆黑翻白。”

“唯有在當今陛下手中翻案,讓他自己推翻裴氏之罪,讓始作俑者受其罰,方是真正的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