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這頭交接的城門守衛因著上頭送來的吃食而愈發鬥志昂揚,那頭難民長龍裏頭也有不少人注意著城門這裏所發生的的事情。

從息州逃難而來的鄭壬是家中獨子,跟著家中大人們南下逃荒途中,因為有爹娘護著,有一口吃的都給了小孩子,倒是沒有像其他小孩一樣瘦成大頭娃娃,此時他咽了咽口水,拉拉娘親的袖子,小聲問道:“阿娘,什麽是禿黃油呀?好吃嗎?”

他的娘親鄭郭氏方才也聽到幾位守衛大人們的話,畢竟兩地相隔不遠,方言倒也相似,不過不像小孩子家只關注到吃的,她更在意的是從對話中透露的的信息,看來此地父母官治下十分慷慨,不僅城門處的守衛一個個都人高馬大,一看就不缺吃食,還有多余的吃食補貼,比起缺糧鬧荒的家鄉,著實是天壤之別,他們一家子總算有活路了。

鄭郭氏心中直呼佛陀保佑,面上又安撫幼子,“阿娘也不知,但定是雲州的好東西,等登記過後,爹娘就可以分到活幹,到時候拿了官府給的工錢,再給壬哥兒你買這禿黃油吃。”

鄭氏一家子本就排在前頭,很快就輪到他們登記。也不知怎的,這些官人們都穿著厚厚的長袍,面上還戴著一個布罩子,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問話都甕聲甕氣。這些難民以為是雲州城的風俗,也沒敢多問,老實回答了從何而來,家中營生等問題,便被另一位官人領到一處草棚中,周圍架著高爐,濃煙滾滾,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中藥味,顯然此處煮著的是防疫的涼茶。

“一人一碗涼茶,七日過去,若是無病症,則可以留下。”領頭的小吏吩咐了一句,便讓他們自個上前喝涼茶。鄭壬捏著鼻子,聞著空氣中的藥味,看著鍋爐中黑漆漆的藥水,有些害怕,他不想喝這一看就苦苦的藥。鄭壬小聲同他娘道:“阿娘,壬哥兒沒病,可以不喝嗎?”愚吸畽堆。

小吏耳尖,哪怕鄭郭氏很快捂住了小兒的嘴巴,不讓他說話,他明顯還是聽到了,見是個娃娃,便笑道:“小娃,這涼茶可是個好東西,喝了有病治病,沒病也能安身防疫。”說著,他朝著南方恭敬作了個揖,才接著朝眾人道:“如今中原瘟疫橫行,此物外頭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也只有我們韓公和謝公子愛民如子,不忍百姓受那瘟疫之苦,才願意免費提供。”

鄭郭氏的丈夫也很快站出來,朝那位小吏慌忙解釋,就怕一家子被趕走,他道:“小的同妻兒一路走來,途中不斷聽到百姓自發傳揚韓公美名,深知涼茶的珍貴之處,家中小兒年幼,愚鈍無知,不知韓公恩情,日後定當好好教導!”說著狠狠打了幾下幼兒的屁股,那小孩竟也是懂事的,知曉自己差點闖了大禍,忍住沒有哭。

小吏也不會同幾歲小孩子計較,見他們都乖乖喝了涼茶,小孩子們也都跟著照做,還因為知道這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連一滴都不舍得剩下,喝了幹凈,遂滿意地帶著他們去了隔離營地。

其後也正如鄭郭氏所料,登記過戶籍信息後,在一處地方經過七天隔離查看後,他們一家子被分到一處環境更好的臨時落處,和一同逃難的親朋住同一間大通鋪中,還分配了相應的活幹。雖說只是臨時落處,但鄭郭氏驚奇地發現,這房子不知是用什麽石頭砌成,下雨刮風屋內都安穩得很,竟是比從前村裏富戶修的青石瓦房還要來得好!

鄭郭氏因為有一手好繡活,分到的是縫制衣服的活兒,據說這些衣服都是入冬後給流民準備的,屆時可以用工錢低價換購或工分兌換,因此婦人們做工的時候分外用心。

那些從北方逃難而來的壯年男丁則大多被拉去開荒,據鄭郭氏的丈夫說,官老爺們和這些本地鄉人都盼著來年能分到南邊高產仙稻的稻種。南方的高產仙稻之名本只在小範圍隨著雜劇流傳,如今卻隨著旱災而迅速擴散開來,就連他們這些北人也聽說了南方的謝公子得到仙人恩賜,種出了畝產翻倍的稻種。

可惜的是,除了樂縣和福州外,去年就只有饒州當地的重旱區農民好運地分到了一些,當年秋收便獲得了大豐收,消息封鎖不住,傳到外地,可把其他州縣的人給眼饞壞了。都是韓公治下,憑什麽厚此薄彼?當官的一個個都托了關系想要到高產稻種,還有不少大商人也紛紛找上門求購,可惜這高產稻種到底優先分配何地,端看最上層的大人們的考量,那些商人也沒轍。

雲州雖身處旱區,但附近河流水系眾多,只需要廣為修繕灌溉設施,減免賦稅,便能勉強度過災年,所以這高產稻種自然還未輪到雲州播種,但卻讓當地農民和流民們都有了盼頭。

同樣的情景發生在南邊的諸多州縣,謝時來自現代,經歷過特殊的疫病大流行時期,在他的建議下,韓伋和他的幕僚班子針對防疫和救災,制定了一系列政令,層層推進到鄉裏,又命手下的情報頭子閔秫往各地暗自輸送了不少探子,一旦發現有陰奉陽違導致疫病和旱災救治不力的官僚,即刻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