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整頓後廚,初次趕海(第2/2頁)

謝時謝過老人家後坐下,為了不讓主人家局促不安,謝時主動聊起了家常。這戶漁民家中上有年邁老母,下有一兒兩女,老漢子年輕時候是遠近聞名的鳧水好手,曾經捕過一尾重達百斤的大青魚,靠這門好手藝養活了一家老小,家裏置辦了一艘漁船,還把兩個女兒嫁到了縣裏。

現在掌船的是老漢唯一的兒子遊浮,也繼承了他的好水性,總是能捕撈到比別人好又好地漁獲,本來靠著從不以次充好的好信譽,有了食堂這個穩定的大主顧,一家人日子過得不算紅火,在漁民中卻也算中上,沒想到前不久卻得到了書院取消供貨的噩耗。

單買零售的方式無法承包遊浮漁船捕撈到的漁獲,別家酒樓食鋪都有了熟悉的供貨源,輕易不會更換,除非遊家願意廉價傾銷,面對賣不出去的魚,遊家一時之間陷入了兩難。

這會見到謝時,遊家眾人才會這麽激動,謝時聽聞他還打算攢點錢就送兩個孫子去讀書,倒是有些佩服這位老人家的遠見。恰此時,屋內傳來兩個孩子的高聲叫喊,“阿爺阿婆,我們起了,啥時候去趕海……”話沒說完,就被打斷了,還傳來輕聲呵斥的聲響,顯然是這家兒媳婦怕驚擾貴客,捂住了孩子的叫喊。

老丈局促地搓搓手,“頑皮子孫讓您見笑了。”謝時卻是來了興趣,“老丈要去趕海嗎?可否帶上我去試試。”謝時從前常聽人說,海邊住著的居民每日退潮後都去趕海,有時候能撿到很多好貨,他看過一些趕海主播的視頻,倒是沒去海邊試過,現在有了機會要去試試。

貴客要體驗趕海,遊甲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他趕緊招呼老婆子準備趕海的工具,其實就是水桶、抄網和耙子,為了避免皮嫩的謝時被螃蟹之類的刺傷,老丈還特意去隔壁鄰居那裏借了一雙皮手套給他戴上。臨走前,謝時還叫上了遊家兩個孫子。

兩個孫子穿著明顯大人衣服改小的開衫和開襠褲,也是曬得黝黑發亮,笑起來露出一口白牙,此時膽子很大地時不時偷瞄謝時,倒是顯得伶俐可愛。太陽將出未出,潮水已經緩緩退去,留下一地泥濘和躲在泥沙裏的海產。

趙大喜和遊泗水跟在謝時身後,一人也提了一個水桶,遊泗水給他講解了一些趕海的要點還有工具怎麽用,謝時大致知曉了,眾人便四散開來各自往一個方向走,在退潮後的灘地上搜尋。

不過明顯比較認真趕海的只有謝時和遊家兩個孫子,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注意著謝時這邊的動靜。兩個孫子中比較大的一位小心翼翼地湊過來,大大的眼睛格外亮,心下有些害羞,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好看的人,但還是鼓起勇氣道:“大官人,我知道哪裏有大螃蟹,您跟著我!”

謝時見他一臉期待看著他,便也跟他走到了一處海邊巖石處。原來在巖石底下,有一個黑黢黢的洞穴,因為洞穴半隱在水下,人爬不進去,看不清裏頭有什麽。這還是遊家兩小孫子發現的秘密基地,連阿爺他們都沒告訴。

“你看我,只要拿著耙子往裏頭鉤,就會有螃蟹出來哦!”那孩子還自告奮勇上前示範,謝時在邊上看著,防止他掉進水裏。可能是今日運氣不好,小孩鉤了好幾次,都沒有什麽東西,急得他都要下水去洞裏扒拉了。

謝時制止他,“我手比你長,我來鉤鉤看。”

那小孩有些沮喪,但還是聽謝時話讓開站到了高地上,遊泗水和遊甲見他們在這裏搗鼓,也走了過來。謝時其實也沒什麽技巧,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將耙子往裏頭一鉤,感覺好像戳到了什麽東西,就自然地往回拽,越拽感覺越重,中途連耙子都差點握不住。

謝時用上雙手使勁一拽,嘩啦一聲水響,正走到跟前的遊泗水和遊甲就見一只足足有臉盆大的大青蟹張牙舞爪朝自己而來,兩人動作一致,將水桶壓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