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5頁)

余樂出發了。

哪裏顧得上攝像師有沒有在看他,頭頂上的無人機“嗡嗡”地響,還有遊走在纜繩上的移動攝像機,追著他一路往下滑,將他的身影同步送至裁判面前。

經過昨天的比賽,余樂今天被關注的目光更多。

正因為他轉項前的身份曝光,這委實神奇的經歷,已經在裁判口耳邊傳開。

“跳水?”

“為什麽?”

“不過這麽短的時間天賦真的很強。”

裁判在上崗之前,交流了一下,大部分時候都在討論余樂。

這些傳奇的經歷當然不會為他帶來更高分,更甚至因為他是一名有著豐富大賽經驗的成熟運動員,裁判對他的表現也會更加苛刻。

不過這份特殊未必是壞事,至少裁判們都記住了他,只要他表現的足夠出色,裁判對他的整體印象會提升地更快。

就比如有裁判這麽說:“我對他的昨天的那場印象很深,流暢度非常高,這麽穩定的發揮,我想只有不斷通過大賽的錘煉,才能夠達到的心理素質。”

還有裁判說:“比起流暢度,我更在意的是他的空中爆發力,或許你們都注意到,他對空中動作進行過拆解,先轉體然後摸板。這當然不值得鼓勵,但他的爆發力真的太強了,我還第一次看見在上升階段完成1080的選手,他只需要擺好姿勢等待落地就夠了。”

也有裁判說:“華國在翻騰類的技巧上向來有優勢,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U型池兩周沒有抓板。其實我已經看出了他的勉強,時間還是太短了,畢竟這是一個需要積累的運動啊。”

“這麽短的時間,達到這個程度,我倒是比較期待他以後的發展。”

“他只是在消耗他在跳水時候的積累,坡面障礙技巧在進入高手場之後,他的成長速度一定會慢下來。”

裁判很快分成了兩派,看好余樂和不看好余樂。

這沒什麽,很正常,就算是白一鳴,也有裁判不是很喜歡他。

他們又不是“歐元”,總是喜歡用審視目光看待選手的裁判,更會有各自的立場。

但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余樂的第二場比賽已經出發了。

他這場出發選擇的是正滑,朝著他需要挑戰的第一個道具,“彩虹橋”滑去。

彩虹橋是朝上弓出的形狀,大賽組為了讓賽場更好看,在彩虹橋的下方還立了類似於彩虹形狀的裝飾物,紅黃藍綠整齊地排列在一起,當余樂從正前方,以270°的旋轉,輕盈跳上去的時候,身體在倏忽間猛地站直,就仿佛真的在彩虹上漫步。

平衡性太強了!

身體姿勢也很好看。

這是和傳統坡面障礙技巧運動員完全不一樣的身姿,很養眼,有種說不上來的瀟灑自如。

彩虹橋上一般做不了【橋上跳】的技巧,余樂也沒在這個道具上練過,自然不會勉強自己。

只是當他從高處滑下來的時候,身體還是微微彎曲了下去。

他可以更瀟灑地完成這個道具,但他有自己想要挑戰的動作,450°左側轉體反向下橋,是他在今天為自己設計的一個難度動作。

畢竟450°他還無法完全掌握,再說初速度不太夠,如果他不能在瞬間爆發出更強的力量,也做不出這個技巧。

因而身體姿勢必須變化,這正是個蓄力的姿態。

轉瞬間,來到彩虹橋的末尾,余樂憋住一口氣,用了全身的力氣往上一跳!

就連旋轉的姿勢都優雅。

滑雪是一個需要足夠松弛的運動,而跳水卻要緊張起來在瞬間做出一個復雜的動作組合,余樂確實不能像正常的滑雪者那麽松弛,他的身體線條和動作姿態,在多年的跳水運動裏已經被固化了。

但也因此,余樂也有了很強的個人特色。

下橋旋轉的時候他跳的很高,脊背是繃直的,雙腿也是,因而一旦他旋轉的周數足夠的多,那倒立“竹蜻蜓”的形狀就更加地明顯。

滑雪板變成旋轉的螺旋槳,身體繃緊又直又緊,在旋轉一周多的同時,滑雪板在腳下出現瞬間的殘影,雪似乎都飛揚了起來。

隨後。

身體一曲,一直,反向落地。

450°的下橋成功了!!

余樂再度展現出他優秀的旋轉和平衡能力。

固然下橋的450°比上橋的450°更簡單,但在這個賽場上能夠完成這個難度的選手,還是相當有限,只有位於金字塔最頂端的高手才會在賽場上拿出這麽穩定的表現。

很好!

看好余樂的裁判,很高興能夠看見余樂在第二場,完成更高難度的技巧,對余樂的整體能力又有了一個新的評估。

才轉項滑雪這麽點時間,就可以掌握這麽高難度的動作,還真是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啊!

而且,真的太穩了!